第769章 去鐵酮(第3/3頁)

“當然要盡快做出來。”楊銳收回目光,心裏嘆了一口氣,卻是暗自下定決定,要做一個自己的原創藥公司出來。

即使不賺錢,哪怕是虧錢,也應該先將這個制藥公司做起來。

任何科研產品,從來沒有不投入就產出的。

生物和制藥產業,更是其中的典型。

中國更是需要有一個自己的原創藥企業。

如果是工業品和農業品,有沒有自己的工廠,其實是沒什麽關系的,國際分工大合作嘛,你生產精密機床,我生產電冰箱,我需要你的精密機床,你也不可能不用電冰箱吧。

就是農產品,其實也沒什麽了不起的,美國政府不會刻意讓中國人餓肚子的,也沒有那個必要,無非是價格貴一點,質量差一點。

但藥品就真的不一樣了。

正如雍曉東所言,英國人是不得地中海貧血症的,因此,英國制藥公司,是很難有沖動去做地中海貧血症的藥物的,之所以說是很難,在於印度是英國的傳統市場,而印度所在的南亞地區是地中海貧血症的重症區,因此,最終才有印度公司,堅持將去鐵酮給做了出來。

而同為歐洲的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或者挪威丹麥,就連“很難”這樣的形容詞都不用加了,他們是完全不可能去做地中海貧血症的藥物的,因為他們國內根本沒有地中海貧血症的患者,與其花費十幾年的時間研究該藥物,還要冒著人生地不熟的風險去國外做臨床試驗,不如選擇一種本國常見的疾病去攻克。

歸根結底,本國人常見的遺傳疾病,是需要本國的醫藥公司來攻克的。

這也將是後基因時代,各個國家和各個民族所面臨的冷酷現實。

不投入科研,你想山寨都沒有參照物。

如果本國都不願投入,其他國家的人,或許會同情的捐款,但絕不會捐款一流的科研團隊十五年的時間,和無底洞一樣的研究經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