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公然歧視(第2/2頁)

王東明乖乖點頭,然後低頭看看手表:7點55分。離上課還有五分鐘。

王東明不由的心中腹誹:本來晚上的大課多好啊,兩個人吃完晚飯一起上課,下課了還能摸黑送女孩子回宿舍……改成早上,感覺完全不一樣了好吧,而且有哪個歌手是晚上12點前睡覺的?早上7點多起床簡直要人命嘛。

再左右看看,一位兩位熟悉或者不熟悉的老師更是讓王東明心驚膽戰。

“這是出什麽事了?”王東明猜測不透。

一會兒,楊銳推門而入,看到眼前的場景,也是微微一驚。

不過,楊銳不知面對攝像機多少次了,很是冷靜的開始上課,道:“我們今天以克隆和PCR為重點,介紹一下在前基因組時代,用於研究單個基因的方法。之後,我會著重介紹,專用於基因組的研究方法,課後,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兩種方法的不同與優劣,作為課後作業吧,咱們還沒有布置過作業吧。”

“沒有。”學生們乖巧的異口同聲的回答。

楊銳樂呵呵的說“好”,覺得新生實在是乖巧的不行,同時,他自覺不自覺的面向鏡頭,道:“在20世紀70年代,分子生物學家們研究DNA分子所運用的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具,雖然經典遺傳學方法是研究單個基因的唯一方式,但分子生物學的許多基礎性發現,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取得的。比如說,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的操縱子理論,該理論描述了某些細菌基因的表達,是如何被調控的,這恐怕是這個時代遺傳學領域中最偉大的成就了……但是,經典方法的局限性在於不能直接檢測基因,也就是說,所有關於基因結構和活性信息,都是推斷出來的……到了60年代晚期,這些間接方式,用來回答分子生物學家所提出的單個基因表達的細節問題時,就顯的不夠了……這時候,DNA重組技術出現了。”

楊銳說到這裏的時候,許多專家教授都不自覺的擡起頭來。

經典遺傳學方法,其實就是現在許多學者們做研究時所用的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方法。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國外60年代時的技術,但是,大家要麽就只會這種方法,要麽,就只有這方面的技術條件。

此時,楊銳赤裸裸的經典遺傳學方法不夠用,已經被DNA重組技術淘汰,許多人首先就感情上不能接收。

甚至有人不免有怨言產生:怎麽著,我用舊技術,不見得做不出比你好的成果。

但是,怨言在眼神觸碰到楊銳的瞬間,又悄然消失了。

經過這麽幾天的了解,大家對楊銳的研究工作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就科研本身而言,沒有誰敢在此時此刻,敢在基因學領域,對楊銳大放厥詞。

何況,還有攝像機拍著呢。

教室內,暗流湧動。

現場,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