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普遍特殊(第2/2頁)

當然,這個問題只是方亞男並不成熟的吐槽,以及隱藏在心底的灰暗爆發而已。

作為一名中國好閨蜜,方亞男很願意看到景語蘭找到良配,組建一個一般幸福還算美滿的家庭,但是,楊銳帥的驚心動魄,又有錢又受人尊重,還被諾貝爾獎提名——這就太過分了啊!

在心底裏,方亞男首先不認為楊銳這樣的男人是良配,他和景語蘭肯定成不了!其次,他們兩個要是成了——那就讓人更不高興了,真的好閨蜜,找男人不能找這樣的,找這樣的,還讓閨蜜們怎麽活?

心底的灰暗是潛意識的,方亞男用記者的職業道德,掩蓋和替代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然而,結果並不在自己的預計當中。

一屋子的筆杆子,竟而紛紛開始研究,如何給楊銳掛上特殊性的鎧甲,同時用普遍性給改革開放和恢復高考拍馬屁。

總編讓他們討論了三四十分鐘,看著胡女士也休息好了,敲敲桌子,道:“關於楊銳的問題,並不止大家了解的這些。接下來的錄像裏,除了普通的采訪以外,還有美國的法庭辯論和訴訟,比較復雜,咱們今天先了解一下,如果有不明白的,我們之後再請法律專家來給大家介紹。胡女士。”

胡女士再次戴上耳機,在錄像機上按了開始。

錄像帶源源不斷的放映,有長有短,仍然以新聞采訪居多,美國三大電視網,再加上其他的節目源,熱門新聞的采訪力度非常大。此外,同一個電視台,有的節目是簡訊性質的,有的節目就喜歡做深入挖掘。

胡女士有的整個翻譯,有的跳著介紹,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也只播放了三分之一。

即使如此,播放的節目也足夠一群人了解到近乎全面的情況了。

輔酶Q10,捷利康、香港華銳和諾獎,還有杜邦和PCR的糾紛,一一展示在了眾人面前,信息量大的讓人吃不消。

但是,與初見的震撼不同,經過了一天的了解,筆杆子們明顯更興奮了。

這樣的新聞,才有挑戰性啊。

“我們可以先采訪楊銳,從我們的角度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不用全看美國人的眼色。”因為代入感的原因,已經有記者開始為楊銳說話了。

方亞男扭頭看去,正是前排嘚瑟過的記者李沖。

只見他一邊說話一邊思考,手還在腿上打著拍子,道:“我們可以把紀錄片也做起來,我覺得這個題材太好了,不管結果如何,不管適合不適合宣傳,但楊銳作為咱們建國以來,第一位被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提名的中國人,還是很有新聞價值的,我們還可以趁著其他電視台不知道,多收羅一點他以前的采訪資料,以後可能就不好弄了。”

“資料收集可以先做起來……”總編贊同的點頭,思考片刻,道:“紀錄片先做起來,采訪先放在後面。”

“用紀錄片的名義做也好。”大家都是聰明人,不會去問紀錄片和采訪的區別,就現在的情況,名義顯然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