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序幕開啟(第2/3頁)

李文強從善如流的轉身感謝楊銳。

楊銳被他握手搖的上下起伏,笑道:“不要謝來謝去了,你只要能給實驗室做出東西來,經費付出就是應該的,你如果做不出東西來,那是我眼光不行。”

這話說的,幾個人都覺得入耳。

李文強也高興道:“您放心吧,我把這本書的事折騰完了以後,就全副精力投入到實驗室裏來……”

“不用全副精力,七成就行了,該寫書的寫書,該發論文的發論文,咱們是做研究的,又不是在工廠搞流水線,你們有想寫的東西就記錄下來,有想發表的論文或者專利,又或者書籍,就交給李章鎮來做,咱們實驗室對這些都有獎勵。”實驗室的成績歸根結底是要體現在紙面上的,光做實驗不寫paper的,那才叫一個傻。

王曉蕓則被楊銳說的獎勵給吸引了,問:“還有獎勵,獎勵什麽?”

“老李這次的獎勵是1000元,如果得獎的話,就再多給。”楊銳說著笑笑,道:“咱們實驗室的各項制度還不完善,就慢慢補全吧,遇到了,咱們就商量著來,總的來說,實驗室做的好,大家都有好處,實驗室的成果不好,那就沒辦法了,私人實驗室,如果真做的資不抵債,以至於母公司無法承擔,那也就只好倒閉了。”

楊銳說的很實誠。至於母公司,自然是離岸公司了。

眾人被楊銳刺激的又是高興,又是擔心。

80年代的中國人,還真不知道倒閉是怎麽回事,但就他們知道的部分,已經夠駭人的了。

不一會兒,實驗室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工作模式。

楊銳招募來的都是30多歲的小牛,各自做事都有了自己的套路,而今稍作磨合,工作已然無礙了。

楊銳按照前日做好的分配表,開始給諸人新的任務。

有的人之前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也是不管,後面的任務和前面的任務都要做,楊銳只看成果。

這也是招小牛的好處,盡管還是需要培養,可基礎能力均已具備,尤其是具有完善的自學能力,減輕了楊銳的負擔。

30多歲,對一名研究者來說,也是到了分水嶺的年齡。

該出成績的,四十歲以前基本都能出了。

三十多歲還出不了成績的,以後再想出成績就更難了。

而能做到院士的,少說都要十幾年的牛掰才能被選出來,如李文強等人,積累期再長,也就是幾年的功夫,之後,就該是耀人眼球的成果高峰期了。

大部分研究員,在三十歲到四十歲,四十歲到五十歲期間,會完成人生中絕大多數的成果。

大部分智力型行業大多如此,十幾年二十年的高峰期過去,一名研究員若是能夠掌握一間研究室做老板,那就還能延續幾年的高產出,否則的話,也就慢慢陷入沉寂了。

而在高峰期之前,大部分的研究員都是處於靜默期的,這一方面是他們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不夠,另一方面,也是他們的社會資本積累不夠,如果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年輕的研究員除非找到特殊的項目,否則,他們很難用少的可憐的資源做出優秀的成果。

正常情況下,一名二十多歲的研究員,也就是比同齡人做的好一些而已,因為年輕研究員獲得的資源都很少。

直到獲得的資源增加以後,研究員們的水平差距才體現的出來。

這就好像將年輕的韓信任命為班長,他並不能表現出太強的指揮技藝,如果運氣不好,一堆箭射過來,該死也就死了,不過,只要運氣不太差,擁有將才的韓信在班長的位置上,肯定會表現優異,理論上,他會以更快的速度升到排長、連長的職位上,同樣的,他依然會表現優異,但不會太優異……直到成為掌握了千軍萬馬的將軍的時候,韓信的將才方能爆發性的增長起來,一下子拉開了自己與普通將軍的差距,等到手下的軍隊有數十萬,上百萬的時候,韓信的指揮技藝已是天下無敵了。

要說做班長時代的韓信是否有將才,答案也許是不一定的,但要說做到團長旅長的韓信是否有將才,答案就是一定的了。不過,要想從團長旅長中篩選出韓信,那可太難了。

研究員也是一個情況。

在讀書期間,一堆實驗狗裏,厲害的也就厲害一點點,看著或許是健壯一些,或許還不一定是最健壯的,但是,從研究生到助教,從講師到副教授,從參與項目到主持項目,從主持小項目到主持大項目,差距也就一步步的體現了出來。

像李文強這樣能做到三國院士的,只要資源給的夠多,幾年時間,成果就能有一大堆。

只不過,除了楊銳,沒人敢給他這麽多的資源罷了。

就像是營長團長水平的韓信,沒有人敢把他瞬間提拔到司令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