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腌入味(第2/2頁)

“他的實驗非常順利,設計也符合邏輯,我回來以後就寫了報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誰找到學術上的缺陷。”

“進度呢?”這是鮑德溫最關心的問題。

吉布森沉重的道:“他們的初步計劃是四周的觀察與分析期,然後撰寫第一篇論文,接下來的計劃,會延續到四個月,接著是一年期的長線計劃,是否有更久的還不確定。我想,我們恐怕無法阻止他們的初步計劃了。”

鮑德溫不置可否的問:“現在是第二周?那麽,還有兩周,他們就可以撰寫出第一篇論文?”

“是的。”吉布森一臉苦澀,轉而問道:“我們有辦法延遲他的論文發表的時間嗎?”

發一篇論文,從寄給期刊社,到期刊社組織審稿,給出結論,即使不用修改,也需要少則數周,多則數月的時間延遲,如果是投稿量巨大的雜志,比如JMC這樣子,不太重要,或者時效性不強的論文,大部分都會被拍起在數月以後。

這段時間,都給了強力人士可操作的空間。

期刊社也食人間煙火,比如著名的《自然》的出版社是自然出版集團,該集團又隸屬於麥克米倫出版公司,麥肯米倫出版公司又隸屬於格奧爾格·馮·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團。

然而,期刊社盡管不是絕對獨立的,但要幹涉它的價位也相當高,而且面臨著巨大的道德和法律風險。

相比之下,在同一期的期刊上,發表觀點相反的兩篇論文更有意義,即使不能在同一期的期刊上發表,在其他有影響力的期刊上發表針對性的文章,也是一樣的。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越是公眾關心的問題,紛紛擾擾的不同觀點就更多。比如說,臭氧空洞真的是氟利昂造成的嗎?生物柴油真的能改變有利於環境的嗎?石油真的是遠古有機物的產物嗎?全球升溫真的是人類排出了太多的碳化物所致?

然而,不管是采用哪種方式,都意味著海量的資金和政治資源。

鮑德溫默默的搖了頭,道:“針對性的論文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做出來,楊銳在多家期刊社有多篇論文的發表,已經不算是新人了。”

擁有聲望,對於科研員來說,就像是舉著一杆旗一樣,無論是雜志社還是公司組織,都會根據他的聲望,分析應對舉措。

可口可樂在政府間的關系很強,卻不等於他們能控制學術界。

如果是小鮮肉,現在或許就被欺壓良善了,楊銳卻是通過一篇篇的論文,將自己腌了起來,也許還沒有到老鹹肉的程度,但也差不多腌入味了。

“你們有為我組織歡迎聚會嗎?”鮑德溫斬斷了兩條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卻說起了並不相關的事。

吉布森微笑起來,道:“當然準備了,我弄到了十八年的陳釀威士忌,我們好好的喝一杯。”

“希望你準備了不止一瓶。我這裏有個名單,他們估計也喜歡陳釀威士忌。”鮑德溫遞給吉布森一張紙條,又道:“我要一條安全線路,與總部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