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第二股東(第2/3頁)

楊銳說到一半,弗蘭奇和海處長就坐直了。

80年代的輔酶Q10根本就是有價無市,出現多少就能賣掉多少,而且,因為數量稀少,普通消費者根本接觸不到它。

和精制茄尼醇相比,輔酶Q10的附加值更高。

當然,即使是高附加值的輔酶Q10,若是產量太少,也沒有意思。總共只需要10個人,100美元投資的西捷工廠,就將河東地區乃至附近幾個省份的豬心牛心采買一空了,繼續采取組織提取法生產的輔酶Q10,想要擴大產能是很困難的。

但如果能采用茄尼醇做基料,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事實上,凡是掛上化學合成法的藥品,都意味著極低的成本。

維生素C用化學合成法來生產,100粒的成本以“分”來計算,輔酶Q10盡管不可能降到這個程度,極高的成本優勢卻是擺在眼前的。

生產精制茄尼醇,還不是為了做藥賺錢。

若是能直接生產高價值的輔酶Q10,那顯然比生產維生素K要好。

弗蘭奇留了個心眼,問:“怎麽沒有見到楊先生的相關論文?”

“我準備論證結束以後,分階段發表,嗯,算一下時間,第一階段的論文,也差不多要發表了。”楊銳回答了一句,接著道:“現在,咱們能重談股份了吧?”

“怎麽談?”

“海處長想怎麽談?”楊銳將這個燙手山芋丟回給了海處長。

剛才還在得意的海處長,像是在狐狸窩裏被掃黃狼抓住的雞似的,垂頭道:“這個新情況,我們得重新考慮一下。”

“我們也要再評估一番。”弗蘭奇也再次離席。

和楊銳不同,他們都是有老板和上級的人,自然得不停的溝通。

兩人都沒有想到,今天的談判,會演變到需要溝通的地步。

要是按照海處長原本的設想,他最多就準備給楊銳5%的股份。

可是,新工廠若是再次變成輔酶Q10工廠,兼且生產精制茄尼醇,這其中的利潤和產業價值,就太出乎他的預料了。

弗蘭奇關注的不僅是收入,更多的是技術。

正如楊銳最初開發輔酶Q10的植物提取法時做過功課一樣,弗蘭奇也做過功課的。植物提取法和半合成法生產輔酶Q10並不是什麽新鮮的技術,卻是該領域專家鉆研二三十年也沒有突破工廠化生產的極難技術。

過來陣子,弗蘭奇回來了,盯著楊銳的眼睛,問:“你做到哪一步了?”

不用細說,楊銳也知道他說的是半合成法生產輔酶Q10。

楊銳想了想,說:“關鍵部分都完成了。”

“特拉普先生想了解詳情。”

“等華銳公司幫我注冊好專利,論文應該也發表了。”楊銳停了一下,道:“我以技術入股,希望捷利康能讓出20%的技術。”

他轉頭向海處長,說:“國醫外貿的決定呢?”

“我們維持21%的股份要求,粗制茄尼醇工廠可以由我們出資解決。”海處長增加了籌碼的,一系列的粗制茄尼醇工廠建下來,恐怕也要上千萬元,不過,國企向來都是不缺人民幣的,無論是撥款還是貸款,此類問題解決起來都很簡單,但對楊銳和捷利康公司來說,也是減輕了不少的負擔。

楊銳點頭,看向弗蘭奇。

弗蘭奇用花手帕擦擦額頭,緩慢的道:“如果特拉普先生看過你的技術,並認可的話,我們讓5%的股份出來,但你也要注資,以保證工廠的進度符合大家的利益。”

“注資多少?”

“30萬美元,相當於總投資額的10%。”

“那就給我10%的股份。”

“29%的股份加上5%的股份,你已經是擁有34%股份的第二大股東了。”

楊銳撇撇嘴,心裏已是同意了。按照這個分配方式,捷利康將有45%的股份,楊銳全資的華銳制藥是34%,國醫外貿是21%,算是三贏的局面,畢竟,大家都有付出,也都有收獲。

而捷利康要他出資,大約也是為了保證技術能夠合理的應用在新工廠,畢竟,若是采用植物提取法和半合成法生產輔酶Q10,楊銳的技術是不可或缺的。

“我現在拿不出30萬美元,可以延期支付嗎?”楊銳問。

弗蘭奇點頭:“就以你接下來兩個季度,在西捷工廠的分紅來做抵押。”

“好。”楊銳一口答應。

三人明顯都松了一口氣。

喝了幾口茶,海處長問道:“粗制茄尼醇工廠,你們有什麽建議?”

“雖然在原料地建廠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今天參會的企業代表,作為競爭者也是不錯的。”楊銳現在記起了天津制藥三廠的韓大姐,想來,一個粗制茄尼醇的工廠的參與名額,也算是不錯的收獲了。

海處長同意了楊銳的建議,他也知道地方上的原料壟斷企業有多難纏,笑道:“這方面,要小楊同志多多幫忙了,最了解技術的,我看還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