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爭股(第3/4頁)

捷利康的總體戰略是與國醫外貿的合作,但國醫外貿並不是捷利康在中國唯一能夠選擇的合作夥伴。

如果與楊銳合作更有價值,捷利康改換門庭,另找一家中國的央企合作,也不算什麽稀奇的事。

所以,弗蘭奇現在完全處於觀戰模式了。

海處長沒有太多的思考時間,稍作猶豫,即掙紮道:“我們可以按照西捷工廠的標準,來討論股份構成。”

西捷工廠可沒有精制茄尼醇這麽復雜的問題,規模也相對較小,如果按照西捷工廠的標準來,國醫外貿必然是吃虧了。

楊銳說建廠香港,也是威脅的意味居多,畢竟,他以個人的身份參與談判,分量實在是太小了。

如果沒有一點拿得出手的威脅,楊銳肯定要被吞的骨頭都不剩下,5%的股份都可能拿不到。

國醫外貿上一次能同意給楊銳25%的股份,既是楊銳的非暴力不合作起了作用,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準確的估值。

要是知道25%的股份一個季度就能產生十幾萬美元的利潤,打死他們也不會給楊銳。

甚至,要不是代持股份的是香港華銳制藥公司,國醫外貿已經都反悔了。

精制茄尼醇的工廠更值錢,利潤也可能更高,以西捷工廠的標準討論,原本是國醫外貿怎麽都不會同意的條件。

海處長一來是著急,二來是因為少了原料企業分潤股份,這才急忙說了一句。

接下來,餐廳裏就沉默的能聽到相互間的呼吸聲了。

良久,楊銳才說:“以西捷工廠的股份分配為準線做討論,可以考慮。”

“太好了……”海處長長出了一口氣,突然醒悟過來:我這是在做什麽,以25%為基礎討論股份,有什麽好的,總部那邊怎麽解釋……

“國醫外貿內部,對股份也有一定的要求吧。”楊銳再次出言,擾亂了海處長的思緒。

“是。”海處長變的沉悶起來。

“是多少?”

海處長無奈的瞥了楊銳一眼,說:“底線是機密,我沒法告訴你的。”

“我猜一下,20%吧?”這個消息,是楊銳從韓大姐那裏得來的,既然天津制藥二廠的合資廠裏,捷利康的股份是20%,而他們又尋求提高股份,那他們的底線就在20%左右了。當然,這是按照五個股東分配的底線。

弗蘭奇笑笑,說:“捷利康是主要出資人,我們要50%的股份。”

“國醫外貿希望能拿到30%的股份。”海處長說的是“希望”,等了一下,接著道:“生產企業,最少還要分配10%。”

他絕對是往少裏說了,天津制藥二廠分得的股份都是30%,韓大姐代表的天津制藥三廠是家小廠,所能承受的最低股份都是15%。

而就總股份來說,捷利康公司是投資人,80%以上的資金都是他們出的,分得50%已經是國內政策的妥協之舉了,剩下來,可供分配的股份總共就是50%。

海處長說國醫外貿拿30%,剩余的僅僅20%,再給藥廠10%,留給楊銳的只有10%,而且是含了藥廠這個不確定的因素。

楊銳就當沒聽懂生產企業的分配要求,首先要求海處長減少國醫外貿的股份。

海處長此時方才有點拿回主動權的感覺,他照著自己想法,慢慢的談了下去,快到下午會議開始的時候,才做出讓步,說:“國醫外貿最低要22%的股份,剩下的28%的股份,由你和生產企業自己談好了,談下來多少,就是多少。”

“國醫外貿21%。”

“好,21%就21%。”只要比20%高,海處長就好寫報告了,哪怕楊銳和生產企業談不下來,他也有更多的空間動作。

楊銳不想再來一次非暴力不合作了,強迫國醫外貿修改底線,那就不是一兩個月能談下來的生意,所以,楊銳不出意外的露出笑容,說:“就這麽說定了。”

海處長和他握手,又道:“你可別再想著搞什麽銷售企業和生產企業分離,精制茄尼醇是個大產業,國醫外貿和捷利康公司都要求掌握生產企業的股份。”

西捷工廠可以用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分離的方式,是因為捷利康和國醫外貿都不在乎西捷工廠本身,他們一個要的是技術,一個要的是創收,而且有盡快促成合作的意思,而西堡肉聯廠白得一個工廠,也很高興。

精制茄尼醇就不同了,它的投資額更高,產業鏈的價值也更大,即使再弄一個銷售公司,大家依然要爭奪生產企業的股份,因為精制茄尼醇工廠的價值,不止體現在利潤上,還體現在工廠本身。

楊銳笑著說:“我當然知道,這次就一家工廠,不做銷售公司。”

“那你準備怎麽說服生產企業降低股份。”海處長滿臉的好奇,還有一絲得意。

楊銳同樣掛著一絲得意,說:“我不準備給生產企業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