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各憑本事(第2/2頁)

富川油田將達到年產20億桶石油左右,加上銀海油田兩大石油開采區,再上全國大大小小的其他油田,基本上能滿足國內的石油消費需求,用不著再進行石油的進口。

徹底結束石油進口之後,華夏將搖身一變,從一個石油進口國成為石油出口國。

銀海油田將來的其他石油開采區,其所開采出來的石油將用於出口,至於這些石油出口給哪一些國家,將完全由旭東礦業集團說了算,這也是王旭東不想再讓他們參與到未來這些油區的建設之中來的原因。

王旭東的提議一說完,整個1號會客室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本來,像孔長安、郭喜平和顧軍等還真在打銀海油田其他油區的主意,他們知道,如果能占據這些油區的份額,即使自己用不著,也可以進行出口,賺取差價。

就像是二道販子,從旭東礦業集團的銀海油田購進石油,再以稍微高一點的價格出口出去,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有石油,在國際市場上完全不愁銷路,即使價格稍微高一點點,也有很多國家和石油企業搶著要。

王旭東不傻,一下子將他們的這個想法掐滅在萌芽狀態。

孔長安暗暗佩服的看了王旭東一眼,也知道銀海油田未來的那些新油區不是他們能再打主意的,這麽一想之後,心態也放平了,銀海油田到底是屬於旭東礦業集團的,而不是他們三大國字號石油巨頭。

於是,孔長安笑著道:“那當然,銀海油田未來的新油區我們不會再打主意,我們現在要考慮的,就是趕緊組建實力強大的地質勘探隊,馬上對銀海市一帶進行石油資源的勘探。”

時間只有一個月,還有競爭對手,自然是要抓緊一切時間。韓新光等人也是這樣的想法,誰搶先一步,先找到石油,那就能先投資建設石油開采區。

接下來,大家又進一步的談妥了一些細節,發現石油資源之後,由孔長安等或韓新光等全額投資建設石油開采區,包括一系列的配套設施,一切事務不用旭東礦業集團操心。

作為回報,他們建設的石油開采區,未來10年都將擁有八成的石油份額。這一次不是全額,而是八成。

就這個八成,雙方談了很久,甚至有一點激烈,不過,王旭東意見堅決,最後大家也接受了這一點,八成就八成,已經不低了。

自己留下兩成,王旭東是為東方石油集團考慮,再說,如果石油有多,可以出口啊,自己的石油一進入國際市場,肯定是搶手貨。

談妥一切,大家紛紛同旭東礦業集團公司草簽了協議,吃完中飯之後,大家一個個急急忙忙的和王旭東告辭,王旭東也不挽留,知道大家心中想著的就是要去盡快組建石油勘探隊。

今天的這件事情,在國內石油行業影響很大,國內的業內人士很多都知道了今天的這件事情。

是啊,三大國字號石油巨頭參與其中,此外,國內其他的石油企業,基本也都全部參與了進來,影響力能小才怪。

沒有參與進來的國內石油企業只有兩家,分別是東方石油集團和賀家的銀龍石油集團。東方石油集團用不著參與進來,因為它的真正老板就是王旭東,要多少石油都可以。

銀龍集團是不敢參與進來,因為他們將王旭東得罪得死死的,知道即使想參與,希望也不大,只能幹著急。

京城,賀家。

書房之中,賀新甲和賀新斌兩兄弟臉色有一點不好看,他們自然也知道昨天發生在旭東礦業集團的事情。

賀新斌羨慕妒忌恨,咬牙道:“這個旭東礦業集團,他們只是一個意向,說要建銀海油田,這麽多的石油企業揮舞著鈔票就擁上去,搶著幫旭東礦業集團進行油田的大建設,太氣人了。”

這些石油企業即使是揮舞著鈔票跑到旭東礦業集團,王旭東也沒有將銀海油田所有的石油開采區交給這些石油企業進行建設,而是只給出了兩處石油開采區,勘探的期限也只有一個月。

不要說旭東礦業集團,就是東方石油集團都發展得蒸蒸日上,而銀龍石油集團呢,明顯在走下坡路,再這樣下去,倒閉破產是遲早的事情。

在國內采購不到石油,海外石油進口又遇挫,沒有充足的原油,賀家的那座煉油廠就面臨著停工的危險,然後就會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如他們的一千多家加油站就沒有充足的成品油對外銷售。

賀新甲完全意識到了這一點,現在,他真有一點像熱鍋上的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