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又一種特種鋼材(第2/2頁)

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功,林運文清楚的知道,不是自己的設計水平多牛叉,主要是人家王旭東解決了自己的兩大技術難題,如果沒有三聯特鋼研制的超級不銹鋼,超級高溫合金鋼,他林運文也沒有這麽大本事,能讓這款發動機研制進展得這麽順利。

聽說王旭東要過來看一看,林運文問都不問,馬上舉雙手贊成,大力歡迎王旭的到來。

王旭東有專機,帶著林虎,乘坐他的“座駕”,直飛林運文所在的那座城市,不到中午,王旭東就抵達目的地。

走下飛機,王旭東心中感慨,還是自己有飛機方便,這麽遠的距離,想來就來,這麽快就到了。

“王總!”

林運文已經早早的在機場等待了,看到王旭東走下飛機,馬上大聲的欣喜的喊起來,幾乎是一路小跑過來。

王旭東道:“林專家,看樣子,越來越年輕了。”

自己的發動機研制進展順利,基本再無棘手問題,林運文眉頭的皺紋少了,心情好了,看上去也真的越來越年輕了。

林運文道:“還得感謝王總,如果不是王總提供的材料,我也不會像現在這麽輕松,走,我們先上車。”

不遠處,正停著林運文的車子,兩人一邊交談著,一邊上了這輛車子,離開機場之後,林雲文道:“王總,我們是先去吃飯,還是……”

現在吃飯的話,時間有一點早,這是在征求王旭東的意見。王旭東道:“聽說林專家研制的航空發動機非常先進,不知能否帶我去看一看。”

這一款新研制的航空發動機即使有保密要求,但這是王旭東,他提出想去看一看的要求,自然沒有問題。

林運文也想都不想,爽快的道:“沒有問題,那我們現在就去。”

車子離開機場之後,直接去了某航空發動機制造廠,這是國營大廠,在國內航空發動機領域鼎鼎大名,它負責將設計出來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出來。

在華夏國內,航空發動機領域基本采用研究所+工廠的模式,先由研究所設計研發,然後再由制造工廠按設計圖制造。

在林運文的帶領之下,去了這家工廠的總裝車間,在巨大的總裝車間裏面,王旭東不止看到了一個型號的發動機,其中就有林運文主持設計的那一款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的其中一台,正完成300小時持久試車,在進行拆解檢查。林運文帶著王旭東走到這台發動機前面,介紹說,“王總,這就是我們最新研制的,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航空發動機……”

介紹的時候,林運文的臉上滿是自豪,能成功研制出這一款發動機,他的成就感滿滿,不自豪都不行。

王旭東耐心的聽著林運文的介紹,不過,目光則看著拆下來的幾只主軸承,指著其中一只道:“林專家,這是進口軸承嗎?”

林運文微微嘆了一口氣道:“這不是進口的,國外對我們的技術封鎖很嚴重,高档的進口航空軸承價格很高,也很難買到,這幾只是國產的。”

如果是進口的,王旭東肯定會大感興趣,會啟動“神級大礦主”系統悄悄的“分析”一下,是國產的話,那就有一點猶豫。

即使是外行,王旭東也知道,國產軸承在質量上比進口的要差一些,尤其是航空軸承,國產的比進口的就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這差距不是表現在制造工藝上,而是材料上。

材料上的差距,決定了國產航空軸承比進口的要差不少,目前來說,林運文的這一款航空發動機,其主軸承就暫時只能用國產軸承,進口的主軸承,正在努力購買之中。

發動機在進行一步步的拆解,速度比較快,不久就被幾名技術工人拆解成為幾大部件,然後再進一步的拆解成一個個的零件。成為零件之後,要進行清洗,然後仔細的檢查。包括這幾只主軸承。

這幾支主軸承拆下來,馬上送去清洗,然後又被送過來,幾名技術人員和檢查人員,首先對這幾只主軸承進行了檢查。

其中一名主管技術員,戴著白手套,拿著其中一只主軸承,看得非常的仔細,不過很快,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林總,軸承有問題!”

林運文馬上幾步走過去,拿起這只軸承看了看,又拿起放大鏡,對著燈光,認真的看起來,眉毛漸漸的皺成了八字。

王旭東關切地問道:“林專家,怎麽了?”

林運文緩緩的道:“我擔心的事情,終於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