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創造新的開采記錄(第2/2頁)

“嗯。”梁洪波趕緊點一點頭,將王旭東的話記在心裏,一直以來,旭東礦業集團也真沒有向這兩個國家出售過鐵礦石。

點頭之後,梁洪波有一點擔心的道:“東哥,我們現在手上的鐵礦石訂單已經快到九億噸,再接訂單,估計會突破十億噸。”

十億噸的鐵礦石訂單,有夠嚇人的!

放眼整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家鐵礦石礦業公司一年能開采出十億噸的鐵礦石,不要說十億噸,五億噸都不可能。

鐵礦石行業的最高開采紀錄是由高山河谷公司創造的,他們曾經在一年之內開采出超過三億噸的鐵礦石,聽說今年也有望突破三億噸。

王旭東豪氣十足的道:“一年開采十億噸,那又怎麽樣,我們有實現這個目標的信心。”

有聯合采礦車,有“神級大礦主”系統,王旭東還真有這個信心。一年開采出十億噸鐵礦石,也夠豪氣的!

梁洪波點頭道:“一年開采出十億噸鐵礦石,世界鐵礦石行業的開采記錄將由我們創造,估計將來也不會有任何一家礦業公司能打破這一記錄。”

王旭東道:“這樣的記錄,就應該由我們旭東礦業集團創立!即使以後要打破這記錄,也是由我們自己來打破。”

“對!”

梁洪波握著拳頭,用力的道。

心中決定要創造世界鐵礦石行業的新記錄,王旭東並沒有因此而昏了頭腦,相反,他非常的清醒。

王旭東清醒的意識道,旭東礦業集團目前有五座大鐵礦,看似很多,但如果真要一年開采出十億噸以上的鐵礦石,那就是說,平均每座鐵礦一年下來要開采出兩億噸以上的鐵礦石,這個量對每一座鐵礦而言,非常驚人。

澳洲一號礦,二號礦,這兩座大鐵礦一年下來開采出兩億噸的鐵礦石,估計問題不大,尤其是二號大鐵礦,不要說兩億噸,估計三億噸都有可能,目前它在進行的正是日產一百萬噸鐵礦石的產能擴建。日產一百萬噸鐵礦石,折算下來,一年就是大約三億噸。

國內的三座大鐵礦,那就不好說,鬥笠山礦區將要完成五十萬噸鐵礦石的擴建,日產五十萬噸,折算下來,一年大約生產鐵礦石一點五億噸,達不到兩億噸。

黃塘礦區,雙龍礦區,規模稍小,目前大約是日產三十萬噸鐵礦石,要達到日產五十萬噸鐵礦石,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起碼也要等日產五十萬噸鐵礦石擴建完成,投入足夠的聯合采礦車才行。話又說回來,即使是達到日產五十萬噸鐵礦石,也達到不年產兩億噸鐵礦石的規模。

要達到年產兩億噸鐵礦石,平均每天大約要開采六、七十萬噸的鐵礦石,不管是鬥笠山礦區,還是黃塘礦業和雙龍礦區,都需要再擴建。

王旭東緩緩的道:“如果我們再有一座大鐵礦,那就好了。”

梁洪波也強烈贊同這一點,“東哥,你說的對,如果再有一座大鐵礦,即使只是日產三十萬噸鐵礦石,也好啊!”

如果真再有一座大鐵礦,按照王旭東的風格,肯定不止建設到日產三十萬噸鐵礦石的規模,起碼也是五十萬噸,甚至六、七十萬噸。

王旭東道:“你也贊同這一點啊,那就這麽定下來,我們在國內再開一座鐵礦。”

梁洪波微微驚訝的道:“東哥,為什麽是在國內,而不是海外,如澳洲,或美洲呢?”

王旭東道:“因為我們國內有龐大的市場,我們開采出來的鐵礦石,一半以上都是要靠國內的鋼企消費掉的,自然是將鐵礦開在國內好,鐵礦石運輸方便啊。”

道理非常簡單,梁洪波也馬上點頭贊同。

想了想之後,梁洪波道:“東哥,既然我們的下一座鐵礦定在國內,那大致開在哪裏比較好呢?”

王旭東揮手道:“拿地圖來!”

梁洪波馬上拿來了一幅全國地圖,在王旭東的大辦公桌上鋪開,王旭東走向前去,看著這副全國地圖,沉思起來。

下一座鐵礦,開設在哪個位置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