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現實很骨感(第2/2頁)

沒有繼續說下去,誰都明白,這個可惜的意思是什麽。華夏國內的汽車引擎技術本來就比不過日本人,山河動力肯定在技術差一籌,估計是掰不過這個山木公司,劉福東暗道惋惜。

身為汽車制造的業內人士,他知道華夏國內引擎制造企業的艱難,用在夾縫之中生存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他的助手問道:“老板,那我們去不去呢?”

劉福東想都不想,馬上就道:“當然去,山河動力是我們的民族企業,能幫就幫一把的,他們不容易。”

劉福東已經想好了,只要山河動力的引擎不是太差,自己就采購一部分,算是幫一幫山河動力吧。

要是他知道,山河動力的引擎是世界最頂級,估計下巴都會驚訝得會掉在地下,擁有世界一流的引擎,是劉福東的夢想,更不要說是世界頂級的。

山河動力的邀請函發出去,國內的眾多其中制造企業陸陸續續全部收到了,很多抱著劉福東一樣的想法,也有一些抱著過來看一看的目的,基本上沒有哪一家不想過來。

甚至有很多人已經打算好了,反正都在鹿城市,9月5日參加完山河動力的產品推薦會,9月6日再去參加山木汽車發動機株式會社的推薦會。

不過,估計到時候,參加完山河動力集團的產品推薦會之後,他們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想法,估計連再去參加山木公司的推薦會的絲毫興趣都不會再有。

山河動力公司邀請的專家組也正趕來,乘坐飛機,上午時分,開始抵達東海國際機場,大家出了機場之後,被客客氣氣的接走,抵達鹿城市,下榻在大漢國際大酒店。

按照計劃安排,大家先稍作休息,中午在大漢國際酒店用餐,下午再接大家去山河動力公司。

早晨就出發,乘坐一、兩個小時的飛機,又從機場乘車過來,又是一個多小時,用舟車勞頓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專家組成員們,一個個年紀都不小,最小的四十幾歲,年紀最大的已經六十好幾。

大家都是汽車發動機行業的專家,彼此之間都認識,有一些人之間還非常的熟絡,趁著吃飯之前休息的空擋,大家聚在一起聊著天。

“老謝,你怎麽也來了?”

“我本來不想來,但山河動力再三邀請,我過來看一看,你呢?”

“我也差不多,本來不想來,但人家山河動力誠意十足,再加上要扶持民族工業不是嗎,我也過來看一看。”

從大家的對話可以看出來,本來是不想來的,但山河動力再三邀請,誠意十足,抱著看一看的心態過來的,至於說,山河動力公司能制造出世界一流的發動機,他們基本是不相信的。

專家組之中,有兩人非常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其中一個人特別年輕,四十歲出頭,但保養很好,看上去似乎只有三十幾歲,言爭良是國內最年輕的汽車發動專家,也是國內某著名大學的教授。

這麽年輕就是專家,言爭良有幾分傲氣,也不認為山河動力能搞出什麽好的發動機,本來不想來,但學校的領導發話,不得不來。

言爭良的傲氣,似乎影響到了四周,即使很多人認識他,但沒有一個人過來和他搭訕,估計他也不想和大家聊,而是坐在那裏,不知道心中想著什麽。

其實他心中在想,山河動力,名不見經傳,一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而已,居然也去搞技術含量極高的汽車引擎,即使能制造出來,肯定也是大路貨色,不,估計連大路貨色都算不上。

另外一人,應該是這個專家組之中年紀最大的,也是國內最權威的汽車引擎專家,國內汽車發動機界的泰鬥,兩院院士蔡保華,一般人都尊稱他為“蔡老”,即使言爭良也是一樣,必須恭恭敬敬的叫一聲“蔡老”。

能請動蔡保華,自然是王旭東的功勞,憑借何業輝,或廖騰,那是請不動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