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我有鐵礦石(第2/2頁)

王旭東點一點頭,然後對常建良道:“常叔叔,鐵礦石的話,我手上正有一些。”

以為王旭東的鐵礦石數量很少,常建良搖一搖頭,“旭東,你那些鐵礦石估計是杯水車薪啊,根本不夠數量。”

王旭東問到:“常叔叔,你想要多少鐵礦石。”

常建良想一想,如果能簽一個三、五百萬噸的鐵礦石合同,這樣就能讓事情出現轉機,甚至很好的打碎對方的陰謀。

對方單方面提出漲價,背後還不乏一些世界礦業巨頭的身影,如果東海鋼鐵集團能頂住壓力,拒絕對方的漲價,甚至和另外一家礦業公司高調的簽訂一個三、五百萬噸的鐵礦石合同,那事情就會完全不一樣。

如果真能立馬和一家新礦業公司簽訂一個三、五百萬噸的鐵礦石合同,那就是告訴那些想漲價的海外礦業公司,尤其是那一些礦業巨頭,你們看一看,我們不受要挾,你們想漲價,沒門,我們不接受你們的漲價,我們有新的鐵礦石供應商。

不過嘛,這估計很難,鐵礦石的國際采購,不是買方市場,恰恰相反,這是賣方市場,鐵礦石的產量,價格等都是賣方主導,作為賣方的那些國際礦業巨頭想漲價一般就能漲上去,尤其是在這種礦石供不應求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之下,漲價一般都能成功,這也導致了國際鐵礦石價格一路攀升。

要擊碎那些國際礦業巨頭們的陰謀,東海鋼鐵集團需要一家新的礦業公司,需要和這家新礦業公司簽訂一個三、五百萬的合同。

借這個新合同的簽訂告訴對方,你看一看,你要漲價是吧,我就不用你的鐵礦石,我尋找另外的賣家,且一次性就簽訂了一個幾百萬噸的合同。

但短時間之內,到哪裏去尋找這麽一家新的礦業公司呢?這是一個難題,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在常建良看來,王旭東的鬥笠山礦區即使已經達到日產兩萬噸,但也僅僅只能滿足五江市本地的需要,根本就不可能有大量的鐵礦石賣給東海鋼鐵集團,即使有一部分鐵礦石能賣給東海鋼鐵集團,估計數量也不多,幾十萬噸,還是一百萬余噸呢。

估計一百萬余噸頂天,所以,常建良才嘆氣,說數量太少,杯水車薪。

王旭東一笑,知道常建良還不知道自己新接手了黃塘鐵礦,更不知道自己在澳洲有一座大鐵礦。

見王旭東胸有成竹,面帶微笑,常建良先是疑惑,旋即,想起自己對王旭東的了解,知道王旭東不是一個放空炮的人,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王旭東絕對不會這樣。

常建良心中想道:“難道旭東有大量的鐵礦石,能和東海鋼鐵集團簽訂一個三、五百萬噸的大合同嗎?”

頓時,常建良眼前一亮,目光看上了王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