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貫穿世界的隧道(第2/2頁)

小工機器人的總數,蘇誠沒有統計過,不過目前已經過萬了。

在賽格爾方面,蘇誠往那邊新增了七百多小工機器人,此外還有一千名小工機器人,在巴黎的第三研究所,生產新能源汽車。

汽車方面,由於兼帶生產制造,是重型工業,所以產量並不算高。

加上目前這一千名小工機器人,實際上只有一半在操縱汽車的生產線。

所以日產量在1萬輛,這個數字比起手機、安眠枕頭亦或是“LS芯片”,都差遠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一組汽車生產線的產量只有一百輛汽車,一百組生產線,只能固定產出那麽多。

當然,還有更多的汽車生產線沒有打印組裝出來,也是因為三維打印機的速度慢了,畢竟是高級的三維打印機,要供應賽格爾的變形材料、第四大銷售區的手機、枕頭生產線,有時候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

現在若想改變組裝效率,小工機器人反倒是成了次要的要求,三維打印機的每日打印數量,才是制約超維科技發展的關鍵。

從得到三維打印機以來,這件設備便為超維科技的生產制造,提供了太多,太大的幫助。

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三維打印機,蘇誠的發展,連今日的一半都沒有。

因為後期的生產線、材料的制備,很吃三維打印機的精準打印了。

沒有三維打印機,便需要小工機器人們,慢慢地用激光切割機和九軸聯動數控機床等等的一系列設備,去慢慢打磨、刨銑、拋光、鉆孔……

太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