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蒸蒸日上(第2/2頁)

這三天中,每天中午的時候,周志強和白蕓紅都會帶著一千多斤龍井幹茶去售賣。

進過茶販子的傳播,文君茶廠的C1號龍井茶,在名縣這一帶的名氣,迅速打開。

甚至今天中午的時候,峨眉市場那邊的一個大老板,還特意找到了白蕓紅,簽訂了3萬斤的幹茶交易合同。

黃一奎那邊,也掏肝掏肺地到處籌錢,指名每天要一千斤龍井幹茶。

剩下的,還有許多專收頂級茶葉的小販子,多多少少加起來,也是數千斤每天的數量。

畢竟,春芽龍井只有這麽一兩個月的時間,等到時間一過,龍井的價值便會大打折扣。

現在遇到了好茶,誰都想要在這裏面撈一把,一旦運氣好,將茶葉銷售到沿海地區去,那便是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賺。

只是可惜了,蘇誠他家沒有外面的銷售渠道,如果有的話,未嘗不能自己去打開市場,賺得更多。

當然,市場的包容度在那裏,沒有一個人就能發大財的生意,茶葉這行不是什麽高科技,要吃獨食,那只有走入死胡同。

只有大家一起發財,才能細水長流,老樹常青。

文君茶廠這邊忽然崛起,倒黴的,首當其沖便是距離他們最近的那四家茶廠。

系統的任務是:吊打名縣一切制茶廠,自然,其中包括的東西,除了技術上打碾壓,還有資金、貨源以及名氣上的領先。

原本生茶葉的價格在40-60一斤,經過蘇誠的提議,直接將文君茶廠對生茶葉的收購價格,提高到了45-65之間。

如此一來,隔壁乃至文君茶廠周遭的十多家茶廠,全都因為無法在貨源上競爭,敗給了文君茶廠。

有人愁苦,有人不屑。

一些人認為,文君茶廠這種提升茶葉價格的營業方式,無疑是自掘墳墓,是準備自己將自己給玩跨。

每天幾萬斤的生茶葉進庫,提升五元的價格,可就是二三十萬的損失啊,一個月下來,文君茶廠的損失那便足有六七百萬了。

許多茶廠幹脆都給員工放了假,坐看文君茶廠倒閉的那一天。

可是,這些家夥根本孤陋寡聞,不知道C1龍井茶的利潤。

現在【C1龍井制茶機】炒制出的龍井茶,市場價值最低最低,都是1000一斤,四斤生茶炒制一斤幹茶,就打65一斤來算,加上一些人工費和電費,一斤幹茶的成本也才300塊。

這樣的成本,非常低。

300塊的幹茶,賣1000塊,文君茶廠可能虧嗎?

當然不可能。

所以,那些等著看笑話的茶廠老板,就算等到死,也瞧不見那天了。

他們看到的,只會是一家蒸蒸日上的茶葉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