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節 殊遇(第2/2頁)

不得不承認,林春鳴作為宛州市委書記,在全市產業發展調研上還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對七廠二所搬遷給宛州能帶來什麽,還是很有見地,非常客觀。

“林書記,您的意見和我一樣,七廠二所如果不能迅速改革機制,調整運營模式,他們可能會迎來一段困難時期,當然如果兵總能給他們一些支持和幫助,而宛州又能形成一個比較大的電子電器產業規模帶來的上下遊產業鏈,或許能有助於他們迅速渡過這段艱難期。”

沙正陽同樣對七廠二所這個大群體很感興趣,當然不是對這些企業,而是對這些企業帶來的技術和人員儲備,帶來的消費能力,以及對城市規劃建設的布局影響。

在沙正陽看來,七廠二所在未來的市場經濟大潮中能存活下來幾家很難說,但是哪怕其解體之後,其屍骸上的營養依然會滋潤宛州,讓宛州有所獲益。

在城市經營上這一道上來說,無論如何都是劃算的。

“不過他們龐大的科研技術人員群體和十多萬人的職工及其家屬作為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對於宛州來說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這能有助於宛州城市經濟的快速擴張發展,這對於當前我們宛州的發展至關重要。”沙正陽補充道。

“唔,你能看得明白就好,看樣子你是比較認同涪崗的發展模式了。”林春鳴沉吟著道。

“林書記,涪崗模式和昭陽模式各有利弊,擇其優這話呢,說易行難,但在我看來,就目前來說還是要以重點發展城市經濟為主,但是對於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縣份仍然要予以鼓勵和支持,下一步等到宛州經濟有一定底氣實力之後,就要著重培育縣域經濟了,實際上我也不認為這二者有多大的矛盾,關鍵在於一地的黨政班子是否具有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和激情,……”

“嗯,說得好啊,說易行難,資源有限,市委市府當然希望齊頭並進,但是奈何資源不夠,就必須要有所側重,就像經開區,未來三五年都將是市委市府全力打造的全市經濟發動機,說內心話,我還真有些擔心你走之後,這個發動機的運行會不會受到影響,正陽,你覺得你走之後,誰能替你扛起膽子,協助錢正讓經開區保持現有發展態勢不滑坡?”

林春鳴看著沙正陽,目光明澈專注。

這是殊遇。

照理說他該推辭,或者含糊以對。

但沙正陽不打算這麽做。

林春鳴既然在二人單獨談話時問起,說明他是真心要征求自己意見,他信得過林春鳴的胸襟,也相信林春鳴理解自己的情懷。

沒說自己去哪兒,但是沙正陽從林春鳴的話語裏還是猜出了一二,但他還不確定。

不過那和現在林春鳴征求自己的意見無關。

“林書記,經開區班子運行,和錢書記掌舵把關有很大幫助,我的作用沒有您想象的那麽大,但從工作上來說,陸健和奚重山都完全能勝任這一職位。”

沙正陽如實的陳述自己的個人看法,並不帶任何偏見。

“不過我個人看法,奚重山更適合在區縣去打磨鍛煉,他的思路更靈動,但還缺乏了一點兒定力,這一點陸健略勝一籌,可如果將奚重山放在一個需要突破開局的區縣去,我相信他能闖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局面,當然這可能要黨政主要領導一心,團結奮進,……”

林春鳴微微頷首。

這符合他的判斷。

陸奚二人都頗有能力,這一年多表現不俗,錢正也在自己面前竭力推薦。

現在宛州缺的就是這樣的幹部。

但如鐘廣標所說,人才往往都要在特定的平台下才能熠熠生輝,經開區這個班子是個鍛煉陶冶人的好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