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節 動容,猛藥(第2/2頁)

“鐘書記,國企改革這一塊,我覺得也差不多該著手來考慮了,除了宛州制藥廠外,其他企業都不容樂觀,我之前和林書記提起過,根據每家企業的情況來確定不同的改制方案,有些可以直接賣出,有些可以選擇和外資合資,有些可以引入戰略投資者,有些則可以采取讓管理層和職工來入股激發活力,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沙正陽知道鐘廣標想聽的是幹貨,而不是這種光說套路不涉及具體的東西,所以立即進一步道提出自己的想法。

“電風扇廠規模小,調頭容易,這次我回漢都,和華峰電器老板談過,邀請他來考察入股事宜;宛州電器廠,我考慮的是能否和日資電器品牌進行合作,引入他們的品牌和質量管理體系來進行改造;宛州無線電廠,這道題比較難,還需要篩選如何來來破局,它規模太大了,而且職工太多,光是解決這些職工問題就足以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你的意思是要先從電風扇廠和電器廠開始打開局面?”鐘廣標知道國企改革沒那麽簡單,但他希望能夠有一個較為完美的開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企改革比三線企業搬遷工作更具挑戰性,意義更重大,後者在搬遷之後或者利用搬遷這個契機,一樣要推進企業改革,這道題做不好,對全市經濟發展就是一個巨大的阻礙。

“相對來說,電風扇廠破局更容易,先易後難也是應有之意,電器廠難度較大,但面對國內家用電器市場的競爭,我個人認為選擇與日資家電企業合作是可行的,目前宛州電器廠不具備單獨闖蕩市場的實力,從品牌、技術和到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問題上,宛州電器廠都不具有競爭力,通過合資合作可以在這方面進行改革。”

鐘廣標沉吟良久,緩緩點頭。

電風扇廠只有六七百職工,的確相對易行,電器廠兩千多職工,已經算是一個相當規模的企業了,的確難度要大不小,而無線電廠四千多職工,沙正陽覺得沒有把握也在情理之中,放到後面也是合理的。

先易後難,這也是市委確定下來的調子。

“當然,這個想法也只是目前我自己的設想,具體恐怕還要等到林書記和鐘書記你們對這幾家企業的調研之後再來判斷吧。”

沙正陽也清楚自己不是神,偌大的國有企業,在現有機制下,幾百上千人的生計問題,不是簡單的拿出一兩樣新產品,或者指一個方向就能點石成金的,他沒那麽大能耐。

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每個企業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如何把外來的因素介入,和內部因素的激活,使之成功融合在一起發揮作用,這才是根本。

更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企業要改制,關鍵還是人才,無論是管理人才,還是產品技術研發人才,以及營銷人才,以及把這些人才凝合在一起的機制,這才是關鍵。

在這一點上,沙正陽內心一樣也沒有底。

如果說電風扇廠通過雷霆從華峰電器調配人員過來,在內部挖潛,或許能有起色,但電器廠和無線電廠,他毫無把握,因為他還沒有對這個企業作了解。

“正陽,我是搞企業出來的,但我主要是負責管理,在機制創新這上邊,我恐怕不及你,我了解過,東方紅兼並銀台縣酒廠,你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觀點,比如職工持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又比如MBO,還包括期權激勵這種在國內企業中尚未出現的新模式,我覺得很有創意和價值,而宛州國企這潭死水,恐怕就需要大膽開拓性的創新舉措這劑猛藥,才能真正達到改革搞活的目的。”

鐘廣標的話讓沙正陽有些動容,敢直言不諱說自己不如下屬,敢明確提出要用猛藥來醫治這潭“死水”,鐘廣標的態度不可謂不堅決,甚至比林春鳴更尖銳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