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2/2頁)

“高書記,楊書記,我們接觸這麽久,我的為人你們倆都很清楚,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我也不會來和你們商量這件事情。”沙正陽點點頭。

“縣裏起了心思,在挑刺兒,實際上就是想要擊破鎮上和村上之間的關系,縣裏才好插手。當然,原來的協議有一些問題,比如老窖池的價值和品牌價值認定的確有些瑕疵,過於模糊,這也給了縣裏挑刺的機會,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先把我們自己內部穩定下來。”

攘外必先安內,現在外就是縣裏,內就是鎮上和村上。

聞一震憑什麽插手這樁事兒?不就是因為當初在協議上對紅旗酒廠的資產評估少了品牌的評估和對古窖池的評估沒有具體明確麽?

現在就被縣裏抓住了把柄,以鎮上的集體資產流矢為由要求重新進行評估,進而提出了縣酒廠來實現和東方紅酒業的“強強聯合”。

當初在進行這項工作時,誰也沒有多少經驗,更關鍵的是誰也沒有想到紅旗酒廠會發展到現在的東方紅酒業搖身一變都要成為讓縣裏都側目而視的大企業了。

如果紅旗酒廠依然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甚至哪怕像以前紅火的時候,也不會引來縣上的關注,問題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一個年產值數千萬的企業,資產的流失這一疑問足以讓任何一級部門插手介入了。

高長松和楊文元也不是蠢人,自然明白沙正陽所說的意思。

他們都審視過原來的協議,甚至私下裏還去請了律師來審讀這份協議,的確有一些瑕疵。

當初協議中對資產的評估認定的確沒有提到紅旗大曲的品牌,古窖池則只提到了古窖池廠房和地皮的價值,根本麽有提到古窖池本身的價值意義。

現在東方紅酒業要打古窖池的歷史價值意義,尤其是東方紅陳釀以及後續開發的東方紅國窖系列,都是以古窖池這一歷史作為依托,那麽古窖池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

縣裏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會要推翻這個協議,進而為縣酒廠介入找機會。

“那鎮上打算怎麽做?”高長松眉毛一掀,“總不能占便宜的時候就來了,吃虧了就翻臉不認吧?”

“高書記,現在我們沒辦法考慮其他,縣裏提出來這個問題,那咱們就來糾正,而且越早糾正越好,否則隨著公司發展,恐怕上邊對古窖池和紅旗大曲品牌的價值評估認定會越來越高,所以咱們應當盡早重新認定,無外乎就是讓鎮上的股份更高一些罷了。”

沙正陽話音剛落,楊文元已經冷笑著道:“沙鎮長,更高一些罷了?你這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這一高,我們兩個村的股份就少了,日後分紅就要少許多,我們不能不算這個賬啊。”

“楊書記,我們都是站在一邊的,沒有你們的支持,東方紅酒業搞不起來,但是我們要實事求是的分析現在形勢,要找準主要矛盾,胳膊拗不過大腿,識時務不丟人。”沙正陽耐心的勸說,“這一次重新評估後的確權,可以找縣裏進行公證,這樣避免日後在生波瀾。”

沙正陽的話也語出至誠,實際上高楊二人也知道沙正陽是為他們好,但每一次吃虧都是村裏,自然也是滿腹怨氣,楊文元更是揚言恐怕村裏百姓要去上訪。

這年頭上訪的情況還不多見,而且因為集體資產原因上訪更少,多是個體因為個人利益受損才會上訪。

甚至沙正陽也贊同這一做法,起碼這種維權也能給縣裏一些壓力,避免縣裏逼迫過甚。

沙正陽的這個建議也得到了郭業山和孔令東的默許,如果讓縣裏沒有一點兒顧忌的為所欲為,日後在東方紅酒業的主導權爭奪上,鎮上就會居於劣勢,這也是郭孔二人不願意見到的。

讓村上去給縣裏制造一點兒麻煩,施加一些壓力,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