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師徒問答(第2/2頁)

跟畫家喜歡畫篇幅宏大的巨畫一樣,雕刻師也總喜歡雕琢塊頭大的雕件,但是東西一旦放大,很多細節上的失誤就能夠非常清楚的顯現出來,所以大件雕刻品對於雕刻師的水準要求非常之高,而且非常耗費精力和時間。因此,很多雕刻師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去雕一件!

但立志追求雕刻宗師境界的劉東不願意這樣,所以他這段時間一直在琢磨雕刻大型的造像,當然他還不敢挑戰真正真人比例的造像,最大的一件也只有兩尺!不過就算如此,也是把劉東好一陣為難。

因為,無論他如何努力,雕刻出來東西都是一件死物,無法通過雕件傳達給人一種精神,更體現不出雕刻者的藝術風格!而這就是失敗!

“你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你缺乏基礎!根基不穩,自然進展緩慢!”悟心和尚看了看劉東拿過來的兩件小件的造像玉雕後說道。

“缺乏基礎?根基不穩?”

劉東愣了一下,他一直以為自己的基礎已經打得非常牢固了,畢竟從小到現在,他一直從母親那裏接受正規的素描教育,對於形體的把握非常準確!而且三年的苦練,他的刀工也是一流!唯一可能差點的就是設計!因為他以往的經歷,讓劉東跟現在社會上的流行時尚而言相去甚遠。

“不錯!想要成為真正的雕刻宗師,並掌握好造像的雕琢技巧,就必須具有深厚的解剖學知識!”

“解刨?”聽到這裏,劉東不禁瞪大了眼睛。

他知道在西方,真正的油畫大師和雕塑大師都是解刨學上的專家,比如:達·芬奇!而且近代西方油畫的發展,是伴隨著解刨學的進步而催生的。甚至現在的美院教學中,對於人體骨骼和肌體,都是必須要掌握的學科。

沒想到在雕刻上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不錯,就是解剖,只有深刻了解你所雕刻對象的每一個骨頭,每一塊肌肉,每一根血管,它們的位置、大小、長短,各種動態時會有什麽變化,只有深刻而又全面的了解了這些後,你雕刻的東西才能夠更真實!才能夠最準確的表達出你想用造像所表達的內在精神!”

“師傅,好像咱們國內學玉雕的時候,沒有講到這些!”劉東再次問道。

“所以,從明清兩代到現在六百年的時間,也只出了陸子岡一個真正宗師級的玉雕師!”悟心和尚有些遺憾道。

“元真,你要記住!不論是木雕,石雕,還是玉雕,甚至其他任何雕刻方式,歸根結底都是對現實中具象事物的再加工,所以無論任何雕刻都不可能脫離現實。因此,如果你想要在雕刻上更進一步達到宗師之境的話,就必須對你所雕刻的東西具有深刻的了解,不論它是人,是牛,是馬,還是一座山,一顆草!”悟心和尚肅聲道。

“是,師傅我記住了!”劉東認真的把師傅的教誨記在心裏,以前從來沒人跟他說這些!

“嗯,努力吧!等你真正掌握了這些,不僅是你的雕刻,到時候你的書畫,甚至堪輿之學都會產生巨大的進步!……對了,以後有機會的話,就要親自學一下解剖,動手一次,效果比你自己畫上千張解剖圖更有用!”

“我知道了,師傅!”劉東答應下來。

當然,其實他不必親自動手去解剖,用他的舍利元光,除了眼前的便宜師傅之外,任何人都無法抵擋他的“窺視”,如果劉東願意,別說是骨骼肌肉了,就算是肚子裏有幾根蛔蟲,他都一清二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