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黃金、寶藏和獎勵

……

“沒想到《永樂大典》的正本,並沒有毀於乾清宮的大火,也沒有被嘉靖帝朱厚熜陪葬永陵。而是被李自成帶出了紫禁城,現在更是落到了我們手裏。”感慨之余,王錚也知道這《永樂大典》是塊燙手的山芋,短時間內,他別想讓它顯於眾人之前了。

“不僅是《永樂大典》,朱明近三百年90位狀元的試卷,每一件都是國寶;六朝四大家曹不興《如意輪》真跡,幾乎把國畫存留歷史推進到了1800年;代表明朝帝王權力的‘24方玉璽’更是國之重器。”

“相比玉璽,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宋徽宗鑄造的九鼎居然會保留到明朝?”

九鼎是中國自古相傳的至尊神器,代表跟大名鼎鼎的“傳國玉璽”一樣,代表著帝王的至尊權力。不過,自從東周顯王時期,九鼎沉沒在泗水後,夏商周三代傳承千年的神器“九鼎”就徹底的失去了蹤跡。代之而起的是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傳國玉璽”。

不過,後代的帝王們並沒有完全忘記“九鼎”的地位。在唐代武則天時,以及宋代宋徽宗時,都曾經復鑄九鼎。

尤其《宋史》曾經記錄,宋徽宗以銅二十二萬斤鑄造九鼎,裝飾以黃金,並仿武則天時期的“明堂”,在汴京中太一宮之南建造九成宮,內有九室,陳列九鼎。中央之鼎為帝鼎,東方為蒼鼎,南方為彤鼎,北方為寶鼎,東北為牡鼎,東南為岡鼎,西南為阜鼎,西方為晶鼎,西北為魁鼎。

政和七年又鑄造了“神霄九鼎”,分別命名為“太極飛雲洞劫之鼎”、“蒼梧祀天貯醇之鼎”、“山嶽五神之鼎”、“精明洞淵之鼎”、“天地陰陽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靈光晃曜煉神之鼎”、“蒼龜大蛇蟲魚金輪之鼎”。

對於九鼎的狂熱,宋徽宗比武則天和秦始皇更狂熱。

不過,他的狂熱也給後人留下了兩套價值無與倫比的國寶。當然,王錚沒那麽好的運氣全部得到,他到手的只是銅和黃金鑄造的“九鼎”。

“現在‘九鼎’在什麽地方?”

“在博物館地下儲藏室,王福和王祿他們正帶著人在進行登記和保養!”

王錚點了點頭,“等他們登記完了,記得通知我一聲,我還從來沒見過九鼎呢?即便不是原裝。”

“是!”

“金元寶、金塊、金條共計644.8噸。應該不是純金吧?”

“還沒來得及詳細檢測。不過按照之前的經驗,應該會有5%-20%左右的雜質。”

“去除雜質後,應該能得到550噸左右的純金。這樣的話,華美銀行的黃金儲備就超過1200噸了!”

“而且,又能給少爺提供24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支持!”

王錚點了點頭,“有這些錢在,我們下一步發展計劃也可以更進一步了。”

除了黃金,還有更多的白銀。按照現在白銀的價格一噸300-400百萬來算,1000噸不過才30-40億人民幣,一萬噸才400億左右的人民幣。這次王錚從李自成寶藏中得到的白銀約為2.3萬噸,也就是4.6億兩!相當於現在800億人民幣。

不過,這些白銀在王錚看來並不多,而是少了!畢竟史書記載,李自成設立的“比餉鎮撫司”拷打大明王朝2500位官員後,僅僅十天的功夫,就榨出了一億多兩白銀和二百多萬兩黃金。

不過,比起群臣,大明朝最富裕的還是各地藩王。朱明三百年下來,繁衍了近百萬子孫後代,而這些皇族不僅每年從朝廷獲得大筆的賞賜,而且還壟斷了地方所有最賺錢的行業。他們可沒有北京裏的皇室正宗那樣,還要為整個天下花錢。這些皇族的財富,在留作自用的情況下,幾百年的積累成了一個外人難以想象的數字。

而且,明代中後期地方賦稅超過一半都要供養藩王宗族。比如晉省地方財政收入為152萬石,而晉省王爺們每年消耗的俸祿為312萬石。豫省年財政收入為84萬石,而需要供給王爺的是192萬石。

但這些藩王宗族的財富,幾乎都落到了摧毀他們的闖軍手裏。

李自成搜刮全國,即便扣去一部分必須要養軍的軍費。但剩下的財富也絕對不應該這麽點。畢竟乾隆時期一個和珅就能搜刮10億兩白銀。而到了李自成這裏,加上黃金的數量,按照明清時期一兩黃金等於10兩白銀的價值,才不過相當於6億兩白銀而已。如果算上古玩玉器,可能剛剛超過那位史上第一貪官。

不過,盡管收獲沒達到王錚的心理預期,但能夠一下子得到如此多的浮財總歸是一件令人高興萬分的事情。

“對了,這次從李自成寶藏中得到的藝術品超過10萬件,國寶級別更是不下1000件,為什麽聽不到神農系統的提示?”

高興之余,王錚猛然想起一件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