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被戲耍(第2/3頁)

“韓會長,你為我們韓國心理學界做了很大貢獻啊。”

眾人對韓大友交口稱贊。

可金允浩覺得蹊蹺。

剛到美國,韓大友就疏通好了關系?

如果事情這麽簡單,韓大友又怎麽會折腰拜托他?

很奇怪!

可是不給金允浩細究的機會,韓大友接受完贊美後,立即帶領眾人進入討論階段。

韓大友一板一眼講道:“這個發言的名額來之不易,異常寶貴。同時,這也是展現我們韓國心理學水平的難得機會。所以,希望大家重視這個發言名額。

本次參加大會的一共有20人,除了金允浩檢察官外,都是教授級別。

為了公平起見,我建議大家舉手表決,由哪位教授在大會上發言。”

聽完韓大友這段話,金允浩覺得情況非常不妙。

韓大友在講話中反復提及教授這個身份,故意將他排除在外的味道非常明顯。

韓大友話音剛落,金允浩立即提出疑問:“韓會長,請問我沒有候選資格?”

韓大友裝作不解道:“有啊!受邀參加大會的20位教授都是候選人。

如果金允浩檢察官你覺得自己水平可以,當然可以提議你自己作為發言人。當然,要征得其他人的同意。我們是非常民主的。”

韓大友講話時,反復提及教授身份和心理學水平,就是在暗示大家,金允浩不夠資格發言。他能參加大會,靠的是走後門。

話說到這裏,金允浩自知自己是沒什麽機會了。

如果暗中操作,他還有發言機會,在大會上露臉,增添名望。

可是讓眾人選舉?

那絕對沒他什麽事。

小學文憑,沒有教授身份,在這個圈子沒熟人,眾人對他還有看法。

如此條件下,眾人能選舉他才怪。

可韓大友卻話鋒一轉,居然幫金允浩說起話來。

“其實,我們之所以能獲得大會發言名額,金允浩檢察官也出力不少的。他的老師保羅·艾克曼先生為我們說了不少話。

所以,這裏面有金允浩檢察官的一份功勞。”

說完後,韓大友便不再言語,默默看向眾人。

可是眾人都不會考慮讓金允浩做這個發言人。

因為在他們眼中,金允浩根本就不夠資格。

同時,韓大友說出這點後,加重了眾人對金允浩的反感。

“這是什麽意思?以此為條件,讓我們選他做發言人,代表我們韓國在大會上發言?”一位德高望著的教授提出了質疑。

而其他人也紛紛點頭附和,同時更加不喜金允浩。

最後,一位年輕一些教授宣判了金允浩的死刑。

他說道:“在國際性大會上發言,代表的是整個韓國,是巨大榮譽,同時也一份很重的責任。代表韓國發言的人必須潔身自好,沒有太多負面新聞。

而金允浩檢察官顯然不符合這一點。

現在,國內娛樂新聞又在報導他跟演員尹恩惠的緋聞了。

雖然沒到沸沸揚揚的程度,但總歸不好。

我們不能讓一個負面新聞太多的人,代表韓國在國際性大會發言。

丟臉在國內就夠了,總不能丟臉丟到國外來吧。”

這位教授拿金允浩的緋聞說事,理由看似很充分。

因為金允浩剛澄清跟尹恩惠沒什麽,轉眼兩人就一同前往美國。

這根本就解釋不清,說謊嫌疑非常大。

雖然這是金允浩的私事,但是他作為檢察官如此謊話連篇,明顯不妥。

從形象來講,金允浩又被扣分了。

看到這裏,金允浩是徹底明白了。

之前,韓友哲挑撥他跟眾人的關系,真正的目的是希望眾人反感他,削弱他當選的機會。

另外,緋聞的爆料者,不用多想,自然就是韓友哲,目的是破壞他形象。

而韓大友故意顛倒講話次序,最後才點名這裏面有他功勞,是想給眾人一個錯覺:主要功勞是他韓大友的,金允浩只是次要功勞。

事後,他也無法拿這個借口攻擊或者是要挾韓大友,畢竟韓大友確實點名這裏面有他的功勞了。

另外,韓大友也能借此激起眾人對他更多反感。

最終,讓出了大力他無緣這個發言機會。

韓大友的計劃不可謂不周全,不可謂不嚴謹,就是顯得太小家子氣了。

其實,韓大友完全可以跟他明說,他可以妥協。

金允浩可以不在乎這個發言機會,但是他卻在乎自己的名聲。

被韓大友這麽一弄,他在韓國心理學界的名聲就徹底臭了。

他以後還怎麽在這個圈子裏混?

想要獲得心理學教授身份,離不開在座眾人的支持。

可是經過這麽一鬧,他再想獲得教授身份,就難上加難了。

形象比喻:原來副本難度是A級,現在可倒好,莫名其妙的變成S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