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三大懸案之一(第2/2頁)

金允浩的話很殘酷,可有時候現實就是這麽殘酷,人活著只能面對現實。

而顯然,李宇信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他依舊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他抄著嘶啞的嗓音,堅持道:“您看一眼這份材料,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另外,《我結》不是定下了破案主題嗎?你們完全可以將我的案件加入到節目中。這個案子影響很大,收視率一定超高。”

聽到這個建議,樸昌勛意動了。

可金允浩卻立馬拒絕:“不行!這個案子15年未破,可見其困難程度。

尤其是在沒有調查權的情況下,單憑一個節目更無法破獲這種懸案。

我們搞出了一堆噱頭,前期的確可以吸引觀眾,可是之後要怎麽辦?

找不到嫌疑人,破不了案。我們怎麽對觀眾交代?!

這種嘩眾取寵的行為,我是不會去做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樸昌勛暗道一聲慚愧。隨後便招呼眾人,將死賴著不走的李宇信拖走。

“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樸昌勛介紹道:“李宇信此人原來是我們電視台的明星主播,可謂前途無量。可是現在……哎……”

徐賢心軟,非常同情李宇信,便向樸昌勛多打聽一些情況:“他現在怎麽不做主播了?”

樸昌勛看了眼不遠處還在掙紮的李宇信,指了指自己的嗓子遺憾道:“這裏壞掉了。因為他兒子的事情,他哭壞了嗓子,從此不能再做主播了。

更慘的是,他妻子因此事遭受重大打擊,精神出現了問題。半年後發生了一次意外,也跟著去世了。那時他整個人都崩潰了。

台裏看他可憐,就讓他留了下來,也給他安排了一個比較不錯的工作。

可惜,他一直無法從喪子和喪偶的悲痛中走出來,工作也不好好做,瘋了一般追查兇手。

我們這些台裏的人也特別同情他的遭遇,於是就給他安排了一些時間更自由的場務工作。

可是每當節目組來了重量級嘉賓,他總會向其遞交那份材料。吵著鬧著讓對方幫他追查兇手。也因此鬧出過很多不愉快。

久而久之,便沒人再用他了。

案子的公訴期過了以後,李宇信改變很多。

他以前做過主播,處理節目事故經驗豐富,做場務工作也是行家裏手。

我看重他的豐富工作經驗,也同情他生活困難,便讓他來劇組工作。

不曾想,最後他還是鬧出了這種事情。他根本沒有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

聽完樸昌勛的介紹,徐賢唏噓不已,兩只眼睛通紅。

“太慘了!”徐賢的復雜情緒最後只化作這一句話。

一起犯罪傷害的不只是某一個人,而是兩個家庭。

對此事,金允浩也是無能無力。

向樸昌勛表示不介意李宇信的行為後,金允浩便跟徐賢離開。

……

下午,金允浩和徐賢到鄭岱芹的面館逗留一番。

晚上,他自然留在鄭岱芹這裏過夜。

“允浩啊,新聞在報導你呢,快來看看。”

鄭岱芹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高呼道。

金允曦去濟州島了,否則這個時候會是兩聲喊叫。

金允浩擦著頭從衛生間走出來,瞥了眼節目,頓時覺得無趣的很。

SBS那位記者頭腦很靈活,借此契機,回去後立即弄出一個《車禍騙保》專題。邀請專家分析歷年來此類型案例,並在節目中簡單提了提金允浩。

對於這種專家分析類節目,金允浩歷來無感。聳了聳肩,便返回二樓書房。

金允浩本打算重溫微表情學方面的知識,可看到SBS的節目後,自然聯想到案件,隨後便聯想到李炯浩被拐事件。

金允浩握著鼠標猶豫很久,最後還是點開了內部網站,搜索此案信息。

1991年1月29日,9歲小孩李炯浩在首爾鴨歐亭被綁架,44天後在漢江邊發現了他的屍體。

這起案件中,罪犯用周密的計劃擺脫了警察的搜捕,並用威脅電話沉痛的打擊了李炯浩的父母。

當時,警方投入了大量警力和運用了高科技手段來進行搜捕。

15年中,警方累計投入15萬人力和10多萬警力,抓捕了420位嫌疑人,分析了87份聲音和筆記樣本。但連罪犯的樣子都沒能查出。

2006年1月,此案公訴時效過期,成為未破解懸案。

因為此案影響巨大,關於此案的影視作品也有不少。

例如:1992年紀實節目《想知道真相》;2007年電影《那家夥的聲音》等。

雖然這些影視作品獲得了巨大關注,可並沒有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徒增煩惱,再次打擊李宇信而已。

翻看良久後,金允浩關閉了網頁。

這個案子,他不堅決不會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