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誰是兇手(第2/2頁)

“啊?”鄭宇聖驚訝。

“……”男子雖然沒說話,可他攥緊的拳頭以及皺起的眉頭,顯示著內心的驚訝。

金允浩悠悠的解釋道:“第一,她同李美羅關系極其密切,是李美羅的下屬兼好友。符合作案條件。

第二,她在案發時,並沒有證人。

第三,她的口供問題最大。”

“口供的問題出現在哪裏?”鄭宇聖猜測兇手是金孝善,就是因為他感覺聽金孝善陳述時感覺很不對勁,可是哪裏不對勁,他一時間還沒有琢磨出來。

金允浩指點道:“翻看一下口供档案,看看其他人都是怎麽說的。”

張美琳:想不到她那麽好的一個人居然會……

韓有利:哼,她死了也是活該……

姜銀宇:我實話實說吧……

鄭宇聖復述後,金允浩解釋道:“她們每個人在回憶李美羅的事情時,都是從情感方面說起,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因為情感,才是引導一個人回憶的最重要的條件。情感才是讓人記憶最深刻的。

我們來做個小實驗,請問這位準將,請你說說之前我們爭辯時候的事情。”

男子配合道:“哼!有什麽好說的,你占理,所以你贏了。”

想了想這是個小實驗,男子又補充道:“經過就是我希望憲兵偵辦樸金志的事情,而你不讓,經過10多分鐘的協商,最後我們達成了一致……”

“停。”金允浩揮手打斷:“聽聽看,準將在回憶具體事件的時候,首先是‘哼’了一聲,他在表達自己的情感。

因為我讓他記憶猶新,他在對我表示不滿。之後,他才開始解釋具體經過。

這是正常人的敘述方式——靠情感引導。

如果是靠時間引導,那麽回答就是:我遇到了一位次席檢察官,我要帶走樸金志,他不讓。然後我感到很氣憤,開始對他不滿。我決定要參與此案,盯著他辦案。

聽聽看這種以時間為引導的回答,是不是感覺非常別扭?”

男子想了想,確定的點了點頭。

而鄭宇聖想到的更多,他立刻重新翻看口供記錄,在開頭部分,他找到了金孝善的回答:11點多,我和李系長收齊了員工下個月的餐飲費,然後……

金孝善的回答方式很特殊,完事是按照時間軌跡來說,而並非是情感記憶。

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個疑點。

金允浩繼續解釋道:“再看看她之後的回答。”

金孝善:我先給自己泡了杯紅棗水,過了十多分鐘才感覺好些,隨後我將空杯子到桌子上,之後才躺下休息……

“這份波瀾不驚的口供最大的疑點就是最後幾句話。

解釋的太詳細了,就連將杯子放到桌子上,她都要說的清清楚楚。而正常人,是不會這麽回答的。

金孝善說的這麽詳細,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口供聽起來更加真實、可信。

也只有真正的兇手會特別在意這一點,她希望獲得別人的信任,從而隱瞞犯罪事實。”

金允浩說出了金孝善身上最大的一個疑點。

其實在分別審問4人的時候,金允浩一直在留心觀察他們的表情。

看到金孝善偽裝出的痛苦表情,看到她談起李美羅時流露出隱隱的恨意,那時金允浩就對此人上心了。

之後金孝善回答時,出現了非常多的說謊表情,尤其是在復述不在場證明時,說謊表情更是集中出現。

所以,當時金允浩就對金孝善產生了嚴重懷疑。

至於其他3人錄口供時也出現了說謊的表情,但這些謊話卻與本案無關。

比如:張美琳在復述不在場證明時就說謊了:她上午10點到12點並不是去休息,而是去跟其他人幽會去了。

這點也從後來的監控錄像中得到了印證。

這些說謊的表情跟李美羅的死沒有必然關系,因此金允浩就沒放在心上。

而只有金孝善的謊話,與李美羅的死有直接關系。

“所以……你現在推測金孝善就是真正的兇手?”男子問道:“可是你要如何證明這種猜測?”

金允浩嘴角微勾,自信道:“問她一個問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