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有趣的嘗試(第2/2頁)

廖東能也看了程曉羽的帖子,接過話題說道:“雖然我對民樂的了解不深刻,但權當我拋磚引玉,我也覺得將民樂帶進現代音樂,比如爵士,搖滾,電音肯定不是民樂的出路,反而是與之相對的搖滾樂之類音樂的出路。在英文當中夾雜拉丁語、在白話文中夾雜文言文,絕不是使拉丁語、文言文與時俱進的嘗試,只是想讓我們自己看起來比較有文化的嘗試。其實最後,又還是歸結到一個老問題:全球化對於本土文化的沖擊。‘美國化’/‘麥當勞化’還是‘全球本土化’(Glocalisation)?我傾向於前者。我們這個社會依然保有強烈的現代化沖動。音樂無法脫離其社會屬性存在,你如何能要求奔波在鋼筋森林、每日渴望除魅的人們,能夠自發地《漁舟唱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民樂,如同使民樂誕生的相應社會生態,它們最多是一種象征‘新鮮’的點綴,一種如同中醫的‘替代醫學’,一種‘替代品’。木已成舟了;因此新鮮過後,還要回到日常。”

蘇虞兮當然支持程曉羽關於民樂需要革新的觀點,說道:“音樂很多元,不能被傳統束縛和框死,例如我哥所做的很多音樂,既體現古典樂器音質獨特之美,繼承過去,又突出節奏性,非常符合現代碎片化,快節奏的生活。比如用鋼琴加二胡來表達憂郁傷感的音樂就無可匹敵,這些嘗試都是很容易被年輕人和西方人所接受的……”

……幾個人又無比激烈的將討論延伸到了古典與現代上面,都是專業人士,自然說的也十分的深刻。

郭亞完全沒有想到不僅僅是程曉羽有見識,就連這個偶像明星妹妹說話都如此的高屋建瓴有理有據,直擊民樂的軟肋,土壤越來越稀薄,他沉聲說道:“雖然不想承認,但確實學習民樂的出路要比學習西洋樂器的窄的多,除了選擇留校,只有極少數人能去專業的樂團,大部分都轉行了,我有不少同學都選擇了從事其他行業,民樂只能成為愛好。學西洋樂的從事本專業的同學反倒在比例上多很多。”

這個時候有人敲門,程曉羽轉頭看見夏紗沫已經到了,笑了笑說道:“多說無益,今天請郭老師過來,就是做一次有趣的嘗試,我們來試看看將民樂改編一下,會不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這是我昨天寫的一個譜子,將湘南民歌用多種風格混搭,編了一個曲子,因為要借助郭老師強大的吹奏功力,所以今天特意請了郭老師過來。”接著把譜子遞給了郭亞。

譜子準備了四份,一份遞給了蘇虞兮,她負責鋼琴部分,一份給了夏紗沫,她負責演唱,而郭亞則負責嗩呐和管子,而程曉羽則負責了電音部分。

廖東能接過程曉羽的譜子,看他寫了一個什麽有趣的音樂,一看歌名,大吃一驚。

都是專業人士,四個人也沒有廢話,當即開始了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