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雲自無心水自閑(第2/2頁)

確實是楊武軍:“今天下午朱部長把您寫的那個關於建議取消臥鋪大客車的建言轉到我這邊來留存整理,我跟朱部長詢問了一下您現在的情況,有個思路您看怎麽樣。”

石澗仁客氣:“您說?”

楊武軍更客氣:“其實您也知道我們這各處工作狀況跟對應工作內容,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不是新知協的成立我也很難有這樣的機會可以主動申請調動,現在我想跟您對接一下這個工作,就是您這邊請暢所欲言的寫各種建言,我來幫您整理上報,畢竟這塊工作我這大半年來在跟各種各樣的協會和各方面人士進行溝通交流,朱部長說您在采用大範圍調研的方式考察各種民情輿情,那麽涉及到各種行業的建言我來協助您給各行業論證交流,讓您的建言更具有專業性和可行性,隨時也能跟您反饋,您覺得怎麽樣?”

石澗仁笑了,很感謝的和楊武軍達成了這個工作關系,放下電話給妻子解釋:“人不錯,知錯能改,而且有奮鬥的心思和頭腦,當然本身素質條件就更不錯了,未來很可能有大前途,有他協助,我確實認為我們能把建言獻策這個工具用好,古往今來,諫言,嗯,古時候的諫言是這個字,是臣子給皇上的進言,現在當然從形式上要回避這種意思,但這個字改得有點意思,其實意義是一樣,對於各級政府都需要各種建議,我更願意把這個理解為建設性的言論,這就是區別所在,只要是建設性的言論,起碼到現在,我覺得暢所欲言沒什麽不能談,就跟我們節目中一樣,啥都可以說,但帶著負能量的謾罵、抱怨、妖言惑眾那就毫不猶豫的會被清除掉,因為這年頭,信息傳播太快,謠言永遠會比真相傳播得快,往往傳播真相的人會思考辨別確認以後才參與,而傳播謠言的人卻都是不假思索,這兩種速度的區別導致最後的信息量對比反差極大,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

齊雪嬌給他挾菜:“可從你那档子事,我也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節目上清除容易,網絡上各種言論的清除不可能,更不用說各種帶著不同目的的言論龍蛇混雜,包裝改頭換面的欲言又止,更不容易甄別了,我在老高那個監控中心呆過,就知道這種鋪天蓋地的人雲亦雲有多厲害了。”

石澗仁又在本上記幾個字:“那档子事其實就是在測試,我們沒有正面對抗,沒有用技術手段去破壞這種局面,而是考慮挑選最好的時機,用適當的方法來解釋,消除疑問和影響,其實我現在也在思考,假如說你的身份曝光,我倆的婚事曝光,這必然是個負面消息,你我雖然問心無愧,但在別有用心的人推動下,該如何……”

其實自從結婚離開江州以後,兩口子幾乎就隨時在一起,吃飯坐車休息都在談天說地,要說兩個人思想趨同,三觀接近會覺得非常舒心呢,隨便什麽話題都能聊得熱烈開心,這時又聽見水道對岸有把聲音唱起來:“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

調子居然跟石澗仁之前的差不多,石澗仁欣喜的對齊雪嬌點頭示意就是自己那同一曲兒。

聊天的兩口子就住嘴了,笑嘻嘻的一起聽,是把男聲,應該比石澗仁的年紀更大,蒼老得多。

齊雪嬌終於笑著悄悄挪到桌子這邊抱著石澗仁的胳膊耳語:“沒你唱得好聽哦,第一次聽你唱歌……這是什麽歌?”

石澗仁難得有些疏狂的模樣,翹著二郎腿靠在椅背上,一只手輕輕拍打腿上眯著眼搖頭晃腦:“我能唱什麽歌?從來就不會,要說唱戲的詞文倒是聽老頭兒經常說,不過這首北宋宰相呂蒙正的《破窯賦》算是我從小的啟蒙教材吧,人都是有命運的,卻又無時無刻在跟命運掙紮,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呀!”

他說到最後一句,恰好跟上了那邊那位唱完這曲,提高了音量合一下,然後居然四下裏還傳來寥寥的幾處掌聲!

說起來這江南水鄉的文化氣息真是濃厚,這麽隨便吟唱幾句就有人能合上。

齊雪嬌抱著丈夫的胳膊,別提多驕傲了,可能有種看見古時候文人騷客遙相呼應的場面,還慫恿:“打個招呼,打個招呼,沒準兒還能遇見什麽高人呢……”

石澗仁卻重新把注意力放回殘羹冷菜上:“聽他這聲音裏,卻沒少了感嘆譏諷之意,甚至有些無可奈何的歸咎於命運,同一首歌賦,哪怕讀來倒背如流,理解的角度不同,觀感自是大不相同,人生道路也不同,不是同道中人,不見也罷。”

齊雪嬌都雙手捂臉的驚嘆了:“哇,好帥……好有高手風範!”

這姑娘眼睛也真夠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