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如果,如果你願意(第2/3頁)

這兩隊人前往美國都沒有帶上萬乾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就在一個月不到的時候,政府果然發出了允許影視傳媒行業進入股市的文件,曾凱儀參與仁行天下這邊開了一次擴大討論會,笑言自己不會插手這件算是事先內幕消息的上市舉措,不然要被石澗仁那賤人給嘲諷,所以只從技術上提出些指導以後就真的一點都不參與。

所以同樣笑稱自己打賭輸了,未來會加入整個團隊給曾凱儀當副手的萬乾得把所有精力投入到這起上市運作中來。

耿海燕和紀若棠都是引領著上千員工的企業管理者,每天都要把時間劃分成長短不一的安排來工作,更不可能耗費十天半月的去找人。

柳清則負擔起了所有人大後方的支援工作,把所有人進出國的各項事務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甚至連丟丟都有安排人協助吳爸吳媽照顧。

這時候,好像大家才慢慢的察覺出一個事實。

石澗仁仿佛從來沒有做過關於企業該如何做的方向性決定,他只是恰到好處的“剛剛”把那個人放到了那個崗位上。

當年決定做奶茶店的是耿海燕,雖然早期送貨、做盒飯的生意是石澗仁搗鼓的,但顯然相比之下那只是為了生存的權宜之計,或者說是為了培養引導耿海燕敢於自己做決定的練習題,所以後來成立奶茶店到食品公司的轉換方向,幾乎所有的大決定都是耿海燕自己做的,甚至連其中那個院線連鎖店都是任佳琳決定掏錢給林嶽娜建立起來的,石澗仁只是旁觀。

洪巧雲所有的決定不用說了,她的主觀控制力本來就強,而紀若棠從小也被刻意的在培養這種決策力,所以這兩位更沒讓石澗仁做過大決定,最多輔助給她們提了點什麽意見,連莊成棟和趙子夫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們自己搗鼓的。

唐建文自己決定搗鼓大唐網;

高開明自己決定把技術創新方向放在了手機上;

鐘梅梅自己決定投入海外事務;

杜文婷自己決定網上營銷;

連柳清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習慣了獨當一面,整個物業公司與其說是搞地產的,不如說是個巨大的後勤保障團隊,在給各家發展企業做後補支撐,這種放大版的大堂經理或者說秘書長工作,現在她無意中做得嫻熟應手。

真正被石澗仁安排了工作方向的可能只有楊德光,可顯然楊德光選老婆這件事總歸是他自己選的。

也就是說曾經大家以為離了石澗仁就不行的局面,實際上在他走了以後,各個環節都能自主運轉,沒有任何影響。

所有的企業之間就像一架巨大的機器,相當穩定的自主運轉起來了。

這讓時不時會抽空在食堂一起吃飯的高層們有點吃驚,笑談中就把這個事情總結出來了。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句老話是很有道理的。

喜歡抱怨謾罵發泄沮喪情緒的人周圍附和的都是差不多貨色,積極豁達奮進拼爭的那些人慢慢的也會走到一起,陰鶩狠毒的梟雄身邊也盡是居心叵測的家夥,熱情陽光的人周圍大多樂呵呵的比較多,石澗仁好像滄海遺珠似的一粒粒撿到一起來的人,自然不會有“靈機一動”覺得原來自己才是最棒的,那個賤人啥都不會的思路,卞錦林笑稱石澗仁應該就是搭建機器的那個人,滿手油汙的把整台機器組裝好以後,自然要找個地方歇歇腳洗個手抽根煙休息下的說法,還能換取大家一片揶揄的笑聲。

柳清也笑:“那你的意思就是他遲早還是會回來的?”

卞錦林有信心:“我相信仁總會回來,畢竟這裏是他一手組裝出來的。”

耿海燕愈發沉穩的回憶:“以前他好像說過,他這種人是分能謀和善斷,他是偏向後者的,但其實很多判斷的時候他也沒有過分影響我們的決定,只是大概的提出些建議,重點還是自己怎麽做?”

紀若棠要冷傲些:“不能只看到自己怎麽做,得想到他其實已經從行為思想上盡量影響了決策者,那麽決定判斷的時候,已經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了,說到底這還是種培養,他養成了一個個管理者,現在當然可以拍拍手跑了,我倒是不看好他會回來。”

盡量放平架子,甚至不穿著那些高定名牌服飾的曾凱儀對這個年輕的小總裁多看兩眼,應該覺得挺聰慧過人有點欣賞吧。

吳曉影快速的收拾起桌面上的餐具用英語詢問趙子夫:“您女兒不是去找他了麽,找到了方位沒,我還要爭取把丟丟送過去進行艱苦教育呢,現在越發的覺得孩子在家庭環境較好的狀況下成長,簡直就是溺愛。”

這可是當初紀若棠教給石澗仁的學外語竅門,現在趙子夫都能結結巴巴的跟上英語回應了:“應該……快了,據說在鎮子上有人看見過他們,我給打個電話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