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人生贏家就只是被運氣青睞?(第2/3頁)

石澗仁好像被嚇一跳的轉身:“呃,我得說這真是自發性的反駁,不是我安排來捧哏的,這位朋友提到的這種天賦異稟的家夥,就是我要說的思維習慣,嗯,請下一回反駁提問的時候最好先舉手,哪怕在背後,也先喊一聲再提問,這種容易打斷思維的習慣不太好。”

又是一片哄笑聲中,書崖上還真有個年輕人不好意思的擺擺手:“知道了!”

石澗仁就面朝這邊:“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是通過已知的經驗或者理論來比較聯系,年紀大點的人做事比較靠譜,就是一輩子積累的經驗理論比較多,譬如說講概率論,講到大數定律的時候,一個聽說過價格回歸價值定律的人能瞬間明白,一個從書上知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更容易些,但沒有任何思考能力只會死記硬背的人,恐怕就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把概率論考好,這就是經驗理論儲備越多,後面學習就越來越省力的原因,特別是所有人都會跟孩子一樣,遇見完全新事物,不了解的東西時候,試圖解決問題那就只能靠思維習慣,譬如在座各位已經比較受益的閱讀習慣,就是思維習慣的一種。”

講台上還是給主講安排了一椅一幾當成背景擺設的,石澗仁隨手從上面拿起一本書來:“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最大程度幫助思維習慣的獲取,書籍的作用就是兩種,一是提供經驗,二是教授理論,一部有益的小說,就是一系列經過高度整理,高度有序的經驗,一本科普雜志除了經驗之外還有一系列淺顯易懂的理論,熱衷閱讀小說新聞的孩子,在學習早期可以通過閱讀這種快速提升自己經驗豐富的途徑,擁有遠超同齡人的早期經驗積累,更重要的是養成了這種從經驗中歸納理論的習慣,這就好像現在某些電子遊戲,有人總能飛快的找到升級打怪的捷徑,這也是一種思維習慣的養成,只不過離開遊戲,在整個人生的過程中,他已經習慣於那種可以幾分鐘幾小時快速升級的爽感刺激,無法面對人生需要累積學習也許好幾年的升級,那就容易成為失敗者,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有識之士比較反對孩子接觸電子遊戲的原因,因為電子遊戲講求的是短時間內獲得成功,從心理學上來說,這無形中讓孩子的興奮刺激度變得很高,越來越追求刺激,面對學習這種相對枯燥的東西,就比較乏味了。”

吳曉影和洪巧雲都忍不住對看一眼,柳清更吃驚:“他這是因為要帶孩子,已經開始鉆研教育學了麽?”

還是洪巧雲知識面廣博些:“可能在他這種學霸看來,到了一定程度,什麽理論都是一理通百理?”

吳曉影反正點頭:“這下我終於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給當爹的,哈哈!”

柳清估計是羨慕嫉妒恨,所以撇嘴:“說不定他就是理論派呢!”

氣得吳曉影偷偷踹她!

結果紀若棠和耿海燕在上面全面觀察,也有點竊竊私語。

其實全場竊竊私語的人非常多,畢竟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啊,石正經的名聲不是白來的,有家長很有規矩的舉手提問了:“那……孩子不愛學習就是因為這個興奮刺激度的原因?”

石澗仁點頭:“激發人類往前走的,通常就是愉悅感,和愛人相處的愉悅感帶來愛情,那些事業強人支撐他們的更多是成就感,學習也是一樣,誰逼你看不喜歡的書,哪怕書裏的知識再有用也沒有愉悅感,看起來也想打瞌睡,可我說了有較好學習習慣的孩子,一來每次獲得了好成績心裏很高興吧?二來做完題,寫完文章他們自己往往也有成就感很快樂,而且習慣好就意味著執行力強,能嚴格要求自己延續習慣的孩子,會得到一系列的獎勵,無論是成績還是心理上,甚至社會反饋、父母反饋,都讓他養成更好的習慣,這就走上了良性循環。”

也有人發愁:“可我們家孩子夠努力了,成績就是不太好……”

石澗仁抽空看了看那孩子的面相,是有點笨,不過他不扼殺:“努力不到點之上,思維習慣不好那都是無用功,天賦這種東西確實存在差距,但是絕大多數人都高估了天賦的作用,並且用來敷衍自己的不努力或者假裝努力,啊,我比較笨,我就這樣,我的人生就放棄了……我跟你說,我從小就不停給自己說我很聰明,不好好學習,簡直對不起這份聰明,反正現在我是信了……”

看著那個站在台上搖頭晃腦裝得意的年輕人,好多人都笑了。

耿海燕也笑,把下巴放在欄杆上有些出神的看著石澗仁:“對,剛認識他的時候,他就說他巨聰明,土死了……”

結果石澗仁在收尾的時候又語出驚人:“現在很多人在說什麽階級固化,隨著有錢的越來越有錢,機會越來越多,窮人愈發沒有出頭的機會,我們今天同樣不討論這個社會問題,但我要說的是,這種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養成,才是另一種形式的階級固化,這種習慣好壞決定的人生,才幾乎沒有改變的可能性,因為那些沒有好習慣的人,太擅長懦弱的逃避了,這是爹媽給的,那是天賦的才能,我真的不行,我就這樣窩囊著過一輩子吧,所以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後天改變習慣不是不可能,但是太難了,從一開始就把習慣給養好,那才是一輩子都會走在成功路上的核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