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努力,就是為了不要平庸到死(第2/2頁)

有區委書記的背書,北嶺區圖書館的這個青少年讀書會確實是所有讀書會裏面條件最好的,中午這會兒的時間,依然有一名編制算在奶茶店的員工負責照料管理,一些中午放學以後的孩子正在這邊看書,其中甚至有兩個自己帶著饅頭來吃的,石澗仁多問幾句,就知道這是典型的留守兒童,爹媽到經濟發達地區打工,留下的孩子給老人或者親戚照看,這種情況在江州這個外出打工大區非常普遍,可以說各地區縣鄉村裏面教育流失最為嚴重的就是這部分孩子,教養教養,連養都不完全能做到,教就更無人可管了。

本來比較興奮熱烈的前電視台同事們跟著石澗仁慢慢就沉默下來,反倒是石澗仁面色如常的笑著跟認出他來的孩子們開始打招呼,最後坐在讀書會台前做了個簡單的讀書學習講座,大部分並不認識他的孩子可能開始還有點莫名其妙,但聽著石澗仁闡述如何找尋自己有興趣的書開始研習,哪怕是武俠小說、神鬼小說都能從中所得,只要要學會區分優劣,有選擇的讀懂每一本值得讀的書裏面蘊含的知識和人生,逐漸鞏固加強自己的知識體系,也許現在每天的積累,到某個時候就會呈現爆發出成果來,而這種學習的能力反過來又會提高課堂上書本學習成績的提升,這種相輔相成的學習方式可以貫穿一生。

孩子們果然是最容易被打動的,幾乎所有人都能聽得聚精會神,最後用熱烈的掌聲歡送石老師離開。

楊金瑞作為電視台現在最為倚重的技術台柱子,本來是想招呼這麽多人請石澗仁吃飯的,結果一個多小時過去後,距離他們上班的時間也不多了,哪怕他們不太在乎那個時間,但石澗仁出來指指路邊的小面館:“時間緊迫,下午我還要去繼續開會,我請你們吃面,我記得這家的雜醬面還是很有特色的。”十來個年輕人連忙把兩張折疊方桌拼起來,招呼店老板趕緊煮面。

楊金瑞記得剛才的感受,有點赧然:“我們應該幫您照顧好這些孩子的,接下來我們會資助……”他現在也在外面自己開了電視制作公司接活兒,不光是北嶺區的,還有江州市那邊好些業務都敢做,收入肯定比以前飛漲,還願意留在體制內,無非就是有個制作中心主任之類的名頭做什麽都比較方便。

石澗仁笑著搖頭:“不用不用,我理解這種心情,但幫人不應該成為負擔,其實有空來讀書會給他們講講道理,講講自己努力得到回報的感受,比給點經濟支持好得多,生活艱苦從來都不應該是放棄努力的借口,重點是希望,給這些孩子希望,接下來可能會以江州為出發點,加大讀書會的覆蓋面,力爭在所有有奶茶店的地方都增加讀書功能,還請你們能幫忙免費設計制作個廣告片……”

年輕人們立刻七嘴八舌的答應下來,明明是石澗仁在化緣,好像大家還覺得多榮幸似的,石澗仁說自己再回頭去江州電視台化緣要點什麽廣告推廣的時段,實在不行再拿錢買……

楊金瑞提議讓羅明遠來操作這事兒,當初一起從電視台努力出來的一幫人裏,那個一直在鄉村維護機房工作的羅明遠卻是現在發展最特別的,當大家拍攝廣告片聲名鵲起,都在陸續賺錢的時候,唯有羅明遠去江州傳媒大學報名重新回到校園學習,現在已經在為江州電視台做編導策劃,層面完全不同了。

這倒是也符合當年石澗仁對這幫年輕人面相性格揣測的差異,同樣一副局面,在不同心態的驅使下,就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那個在山區維護機房苦悶了好幾年的家夥,比電視台編制裏的人更加明白人生的追求是怎麽回事,當別人都迫不及待的把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的時候,總有些人會看得更長遠些。

石澗仁笑著點頭答應會去看看,回到區政府姚建平就問他到讀書會調研出什麽結果來。

這位北嶺區一把手的消息還是很靈通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