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第2/2頁)

石澗仁解釋了是外籍經理人的愛好,自己不過是撿了個落地桃子來用:“企業裏面似乎和機關單位還是不一樣,當時我在電視台的辦公室就遠不如溫泉城的辦公室啊。”

姚建平坐在沙發上看雙方三位隨從都沒離開的意思,又寒暄了幾句才言歸正傳:“新知協這個團體很有新意也很有膽量,畢竟從國家層面提到新階層人士也才三五年的時間,對知識分子的定義也一直都算在工人階級裏面,江州市能夠領先全國,主動開始著手這一塊的統戰工作,意義很重大,你的未來也不可限量啊。”

石澗仁明白姚建平的意思,這位可是深諳官場規則的,站在姚建平的角度,不像楊秋林那樣聯系到大陸橋工作的整體性來看,最大的理解感受就是這樣一個民主黨派獲得發聲的機會,對於改變當前常被人詬病的民主架構,具有非常大的象征意義,那麽必然也需要幾個象征性的人物,正如同之前石澗仁他們新知協在月亮湖探討過榜樣力量一樣,這件事也需要推選出幾個榜樣來,蘇以德肯定不錯,作為專業人士方面的代表,那麽石澗仁可能代表知識分子或者無黨派人士,再來搭配點商界人士、教育界德高望重的,現在很多政府部門領導班子都有要求搭配一定比例的無(黨派人士)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女(性),石澗仁顯然搭上了快車,既有品行又有實際能力,升遷起來很可能比史維梓這樣的速度還快得多,相比其他苦熬一輩子可能都很難停留在處級職稱的公務員,更是堪稱直升飛機。

如果這裏沒其他人,石澗仁可能還解釋下,現在笑笑:“新知協我只是順應了其他人士努力形成的局面,您應該明白我的思路,僅此而已,我志不在此。”

姚建平果然還是不意外:“所以我說你特別嘛,那就直接說,北嶺區你也呆過半年,在江州市所有近郊周邊地區裏面算是比較落後的,既然新知協成立了,需要體現出新階層人士和知識分子的能力和參政議政意願,我們北嶺區希望邀請新知協搞個課題組過去調研,針對北嶺區的經濟狀況,全面的把把脈,整理一份對北嶺區的經濟改革建議書出來,你看行不行?”

石澗仁的眼睛亮了亮:“您也確實有魄力,這……有點類似一個智囊機構的作用吧?國外這種智庫公司的分析報告收費都很高哦。”

姚建平笑起來:“這個我就得當老賴,沒錢,政府行政撥款裏面沒有這塊,我也不能用什麽資源來換,但可以開放區內各相關單位各種數據配合調研,既然新知協很多專業人士還有商界人士,很多數據跟資料他們是沒法接觸到的,這樣也算是為他們提供了獨特的商業機密吧,有心人自然能從中找尋到商機,這不算虧吧,你作為秘書長,個人總不好意思跟北嶺區伸手要錢吧,畢竟你也在那生活戰鬥過,有為北嶺區做出貢獻的義務。”

石澗仁回頭看萬乾,這位的眼睛比他亮多了,標準見錢眼開的生理反應,就問他:“這位是金融投資中介協會的副會長萬先生,你覺得姚書記說的這個調研活動可行麽?”

萬乾還是不至於表現得急不可耐,收斂情緒沉穩的點頭:“非常好,我想相關的幾個協會通個氣,應該來報名參與的專業人士就會立刻排上隊,其實北嶺區的經濟發展有相當的空間,各方面的資源整合本來就是新知協這個平台的作用專長。”

姚建平明顯是不認識萬乾的,聞言還笑著欠身再跟萬乾伸手握握:“那就感謝萬會長能協助秘書長盡早把這件事落實展開了,我的時間比較緊迫……”最後幾個字是對著石澗仁說的。

石澗仁當然就點頭下來,這就感覺剛剛成立一家新公司,立刻有客戶上門談一筆大生意,不管姚建平是出於什麽原因,那都是在幫忙。

所以感謝的送走了姚建平和他的秘書以後,站在辦公樓大門外,石澗仁轉頭看萬乾:“你覺得這位姚書記怎麽樣?”

其實背後議論某位領導,不管是區級還是市裏面的,石澗仁很少這麽做。

純粹是因為剛開始時候萬乾的那個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