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肩扛金扁擔,天天白米飯(第2/2頁)

石澗仁知道培訓這一周多時間了,好些學員估計也是確實沒別的事情做,就一個勁寫建言,各種規模宏大、雞毛蒜皮的建言都有,幾乎每天都通過楊武軍或者班主任、輔導老師交上來,他一條都沒寫過,不是覺得寫這個沒用,而是不著急在這會兒掙表現,既然有這個渠道,真正覺得有必要發聲,有感而發的時候再寫也不遲。

好在之前跟楊武軍溝通過,搞好了聯誼交友這項工作的石澗仁也沒被催促非要寫。

他主要還是帶著體驗的感受在看眼前的一切。

那位政府派過來上課的處長真的很像個漫不經心的代課老師,有些老師站著講課還蠻認真,這位就喜歡坐著,還很愛演:“啊,我們篩選出來寫得好的,有見地的往中央送,中央再篩選寫得好的放在國家領導人桌子上,喏,總理的桌面上也就這樣,我們這個建言報告內參格式就這樣,擺在這裏,這個位置,固定的,你說換做你,坐在這裏每天都要看一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件,這種內參報告是不是也只能瞟一眼呢?標題好不好,就決定了你的建議報告能不能被國家領導人引起興趣多看幾眼,這裏,標題下面還有兩行小字,就是你的文章內容摘要,麻煩你們每天寫建言還是上點心,那個誰,你寫關於生豬基因工程保護的建設建議,洋洋灑灑的從養豬歷史開始幾萬字,你覺得誰有心思關心你那豬的品種發源於何地?簡單明了,簡明扼要,我覺得我真的要教某些同志重新學些寫作文的技巧,一千五百字足矣!”

下面大多數是教授開始哄笑。

這位的課堂氣氛就相當好,可能涉及到了實際操作,更有這位的談吐接地氣:“好比這篇關於城市內澇的建言,送上去三天就獲得了副總理批示,相關部門開始運行調整,真不要婆婆媽媽的掉書包,你們可能在某個方面是專家,但各級領導不是,他們是政務管理領導,你跟他絮絮叨叨的說那麽多專業術語根本就是白費力氣,直接點,什麽問題,危害有多大,如果解決怎麽做,結論結果是什麽,語言通俗點,別以為領導就應該什麽都懂……”

下面又哄笑。

甚至有些直言不諱到石澗仁都驚訝:“這個提議搞食品安監的不可能,你這建言看起來千真萬確都是大道理,但實際操作不可能,觸動了其他部門的利益,你說起來是個民生細節,但如果要做相應的修正調整,那就意味著要合並我國三大職能部門農業部、質檢監察、工商衛生,這種類似的事建國後每發生一回都花了十多年的功夫,當然你鍥而不舍的一直把這個主題寫十幾年,我也敬佩你是條漢子……”

寫這條建言的就是一位搞農業生物研究的教授,聽了當時就舉手反駁,結果專家對處長就夠碰撞了,一個學術派一個代表官僚機構當面爭論,毫不避諱。

還是那句話,換做幾年前,就連石澗仁自己都想不到,自己一個棒棒,短短幾年時間,能坐在這樣的環境學習如何給國家寫建言獻策的報告。

老頭子沒跟他講過這個,不知道以前那位徐大人和師父交流的時候有沒有談過國家有這種社會各界交流渠道,反正老頭子給石澗仁說得更多的還是君君臣臣的那種架構,回想上下幾千年,中國什麽時候有這樣的局面?

一說起政府就是黑暗一片的人,知道這種交流渠道跟模式嗎?

政治從來就沒光明過,權力本身就是種不公正的根源,只把目光盯在這上面思維就走進死胡同了。

石澗仁這會兒才知道好些個現在已經變得理所當然的政策法規,其實就是從這樣的建言獻策裏面篩選出來的。

如果只看到那些肥腸滿腦的大吃大喝官員,只看見行賄受賄的貪婪嘴臉,就徹底否定了這一切?

否定了這個巨大體制的運轉和修復能力?

反正石澗仁看著眼前這種有想象不到,卻又真實出現的場面,沉思得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