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夢想成真(第2/2頁)

如果不是為了宏大的理想,石澗仁可能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在文山書海中教導一群孩子讀書。

十多歲的孩子,愛讀書的孩子,起碼沒有成年人眼裏那些充滿鉆營和目的性的功利,在嘰嘰喳喳有些嘈雜的抱上幾本書,然後就沉浸到安靜的閱讀中去,圖書館的書已經基本排除了那些糟粕,但石澗仁還是按照自己對這些孩子的不同習性感受,偷偷有些針對的替他們挑選一些更符合他們愛好的書籍,比如藝術類、文學類、商業類又或者真正學術類的那些聖賢人生書籍,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每天觀察這些孩子看書時候的樂趣在哪裏,像個廚師一樣精心調配適合他們的書籍,當他們看起來覺得有些困惑難解的時候,提供解釋教導,而孩子們在這個時候,真的沒那麽多世故,聽石澗仁由淺入深的講解譬如什麽叫曠達人生,什麽叫做“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時,孩子們都會專注的圍起來,睜大了求知的眼神來汲取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哲學意義。

區縣的孩子,大多數家長都傾向於選擇放養,最多對課堂成績重點要求以後,根本沒有其他的期望,因為他們當年就是這麽過來的。

可十幾歲的孩子能自己探索出自己想走的路麽?

這些家長不過是一廂情願的以為孩子們只要成績好就會懂事好好讀書,殊不知現如今的年代,再也不是那個物資匱乏沒什麽色彩的社會,結伴結夥的去唱K、網吧、遊戲廳甚至酒吧等地才是最容易吸引孩子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迷失在五顏六色中才是這個年紀最正常的事情。

所以能給這些孩子一點引導,那是一樁多麽有成就感的事兒,好像一個辛勤的園丁在澆灌樹苗,還有的放矢的為每棵樹苗選擇不同的成長方案,石澗仁是多喜歡幹這種事兒。

這也許是中國歷史上很多真正的文人也最津津樂道的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