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人人都能看懂那就不是商機(第2/2頁)

石澗仁就是談這個細節:“只是組裝生產線,還是包含了全套配件的生產線?”

陶玉峰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還研究得這麽深?當然是組裝生產線,只是在當地開廠用當地工人組裝,其實零配件全都是從國內采購過去,東南亞人很懶的,工作效率很低,這樣可以把成本盡可能壓縮……而且還有政治因素,這些國家局面不安定,萬一有什麽只是組裝廠的損失就比較小,要依靠他們來生產零配件,建立完整的生產配套系統?那還不如幫他們國家把整個輕工業體系都重新打理一遍,絕對不可能的。”

石澗仁探討的角度才讓陶玉峰奇怪:“嗯,是這樣,摩托車在東南亞是有市場的,但是中國摩托賣過去是有很大難度的,能不能我們只賣零件,賣給他們自己建廠自己組裝自己做品牌,引導他們這麽做了以後,我們只專心賣零件,整車很難推動中國造,但零件似乎沒有這個問題,也能避開不少關稅的問題。”

摩托車整車老板詫異極了:“你是叫我自己的車不賣,幫我那些供應商賣零件?對,沒錯,我承認國內國產摩托車價格遠比進口車便宜,是市場保護政策,用進口關稅把進口摩托車價格拉起來,所以在東南亞國家我們就沒有這個保護,相比日本摩托車,就沒有那麽明顯的價格優勢,但分拆到零件上面,一根日本產的避震筒就是要比江州產的貴兩三倍,可日本人把技術含量低的配件放在當地生產,造成整車價格均衡降下來和我們競爭,這都是事實,但你讓我一個賣整車的去賣零件?”

石澗仁指指剛才那位說要做新產業鏈的:“他是賣火鍋的,但是打算做個烤羊系列,您一直是賣摩托車的,我也聽說有準備做汽車,那為什麽不能賣零件,反正都是賺錢,既然在東南亞賣整車這麽吃力,為什麽不當機立斷的轉型賣零配件,現在整理出來一百八十多種零件采購價在當地價格都遠低於市場價,更不用說日本零件價,扶持當地建廠,專心賣零件給他們,讓當地人自己去拓展市場品牌不行麽?”

陶玉峰好像在看神經病:“沒聽說過,你這思路簡直莫名其妙。”

石澗仁也不堅持:“沒事兒,就順便聊聊,我這邊過去的項目經理這麽反饋的,我就這麽跟您說說,怎麽樣,這個曲藝團隊還不錯吧,價格便宜效果好,如果以後有類似的開業慶典,可以請他們,全國各地都能去,要是上了春晚,那價格估計就起來了。”

陶玉峰財大氣粗:“真上了春晚,我就請!”頓一頓還是忍不住:“你到底是搞什麽的,你剛才說的是認真的?”

石澗仁又指詹浩思:“他不是說了麽,久利之事勿為,一直做著在賺錢的事情不等於未來也一直會賺錢,這世上沒什麽一勞永逸的事情,您都在不遠萬裏的跑東南亞去找新機會了,何不再想開點呢?”

陶玉峰只能說:“你如果不是跟著那幫搞資本運作的家夥忽悠我,我就仔細想想這事兒。”

這應該是石澗仁和唐建文栽下的第一棵樹苗,連陶玉峰這樣的老江湖都看不清到底意味著什麽的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