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技術再好,不生產出成品坦克也是白搭

“既然事情也沒有什麽了,我希望各位在招回這些摩托車之後,對於質量,性能,安全等各個方面都重視起來。只有認真面對市場,市場才會給我們更好的回報。這不是為了誰的個人利益,而是為了我們國家的國防事業。任何產品的利潤,都是我們為國防事業做出貢獻的資金!”劉一九見到也沒有什麽事情了,再次強調了一番質量意識。

關於品牌建設什麽的,現在跟這些人談,也不會有什麽作用。

共和國改革開放初期的一些知名品牌,很多都是因為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來了良好的質量。

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共和國因為民品生產質量垃圾,無數的產品做廣告直接就是一句軍工品質!這是社會大眾對於軍工的信賴。

沒有什麽事情了,其他的事情處理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得了的。

關於摩托車全部召回的事情,自然有人去處理,都是一些關系戶,誰賣出去的,誰就去負責把車給弄回來。

劉一九跟李銳兩人在廠裏面了解了一些劉一九想要了解的情況,這邊設計開發軍用汽車底盤依然沒有任何的進展,機械制造的一些技術升級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面對這種情況,劉一九什麽都沒有說。

沒有表示滿意,也沒有表現出不滿。

軍車地盤的生產,只有讓基地的五區負責,嘉陵機械廠裏面的技術力量並不是劉一九想象的那樣靠譜,而且,眼界也決定了設計產品的使用範圍以及潛力。基地裏面相關軍事項目多,等到坦克項目完成的差不多的時候再進行這項工作,或者到時候黃青榆他們自己都得提出來。

他們的炮瞄雷達性能是不錯,不過外形太醜了。

這醜陋的外形設計,丟人已經丟到了歐洲去。

“劉主任,目前咱們的機械廠裏面摩托車生產線建設快要完成,達到您提的要求年產五萬輛,這需要更多的配套工廠,同樣,也需要更多的工人……”

在劉一九準備離開的時候,孫德義扭捏地對著劉一九說道。

劉一九看了看他,沒有說話,而是等著他的下文。

“配套這方面,不知道是我們自己擴大生產規模還是跟兄弟單位進行協同生產……”

“我們雖然說獨立出來了自己經營,不過我們依然是屬於國家的。在目前的情況下,國家有著很多的機械廠因為生產任務的問題要死不活,我們有業務,自然是可以分配給他們一些。當然,我們的原則是優先跟軍工廠以及軍工配套廠合作!不要忘記了,我們是軍方的系統!”保存軍方生產系統的生產能力,非常中要。

哪怕以後改制,也比現在就讓這些廠垮了的好。

孫德義點了點頭,不過卻依然是一臉期待地看著劉一九。

“還有事情?”劉一九眉頭擰了起來,最反感的就是這些家夥,很多事情都說一半留一半。

太難猜測了。

作為一名年輕的領導,他在很多方面自然是沒有辦法跟這些家夥相比的。

“關於我們廠的招聘……”

孫德義看著劉一九臉色變化,對著他小心翼翼地開口試探著。

“招工指標的事情?李新民不是到內蒙建設兵團去招聘了嗎?老孫,別的事情我不管你們怎麽搞,但是在招聘這上面,我絕對不會容忍任何人違背整個基地的原則。不管誰家什麽親戚,多有背景,我們目前的招聘,只針對那些無法返城的知青!”孫德義居然想要招工指標!

這個不是孫德義要,劉一九是清楚的。

應該是某個跟孫德義關系很是不錯的領導或者什麽人要,要這些招工指標,雖然他不知道具體能夠有些什麽用處,但是水都不能動的。

他把李新民用來負責這些事情,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大舅哥放心。

知青才應該得到更多的機會。

他們本來就是城裏人,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而去建設祖國邊疆。最終,將會有很多人會徹底無法回來,回來的,大部分都是靠著考大學以及招工的名額。六七十年代受到人多力量大的影響,很多家庭裏面都是有著數個孩子,現在不僅農村的勞動力過剩,人口增長的矛盾與土地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城裏面依然。

沒有發展起來的共和國,根本就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工作崗位。

甚至,有人說,當年太祖讓知青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也都是因為城市裏面無法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才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可知青都是一些不好管教的……”郭勝也一臉復雜地盯著劉一九。

他們不是為了要這批招工指標,而是擔心李新民對於整個工廠的權利的把持。

“知青,是最好管理的。我們給了他們回城的機會,他們對於管理方感激還來不急。當然,如果領導做的過分,自然說話的分量也就會輕很多,他們不會好管理。”劉一九冷冷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