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建議

季望樓所介紹的情況,林源心裏是門清的。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思想體系是完全不同的。

也正是因為思想體系的巨大差異,從診斷一直到臨床,相差的地方就更多了。

單就手段上來說,西醫植根於治,也就是不管什麽病症,在人體表現出來靈床表現,對病症的各種情況使用相應的各種手段。

就比如說感冒這個病症,體溫升高,自然首先是降溫消,有炎症自然是消炎,更嚴重的一些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使用什麽種類等等。

不得不說,這一系列的醫療流程,對於治療的規範化是有很大好處的。而且,也便於把醫療體系模板化,形成一個從診斷到治療的完全標準化的一個流程。

就西醫而言,絕大多數的病症是能夠進行標準化的診療的。也就是說,西醫的眼中只有病,無論是國家元首還是平常百姓,到了西醫面前,就只診斷病症,然後按照西醫的治療標準進行治療。

這樣的治療方式就像是一個非常規範化的口訣,也可以說是模板。同樣是感冒,你去找普通醫生,他會這麽看,找專家他也會這麽看。

所有的西醫醫生,針對同一個病症,采用的方法幾乎是一樣的,完全是有據可循的。在西一方面,真正有難度的東西,除了各種手術,就是診斷,可以說普通醫生可專家的區別就是能不能準確的判斷病情,只要判斷清楚了,治療方案其實是有據可循的。

可中醫與西醫截然不同的是,中醫診斷病症針對的是人。每一個人,哪怕是表征一樣,有發熱惡寒的症狀,都要具體分析,通過自身獨特的觀察,診脈,詢問,辯證分析,然後才能夠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治療的方案。

西醫針對病,是一個相對精確的概念,因而好制定標準,就拿發熱的症狀來說,西醫完全就把發熱的體征當做發燒,進行物理降溫或是藥物降溫就可以了。

而同樣是針對熱證,中醫則是有太多的理解和繁雜的應對方案。如果把這些具體的東西都列入到標準,估計一部中醫規範管理條例,能夠比得上本草綱目了。

另外,中醫綿延幾千年,在各個地方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進而衍生出了眾多的流派,許多的流派秉承的中醫思想是一樣的,但在具體的治療手段上,則是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手法,也因此而產生了不少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醫學流派。

產生眾多流派,眾多不同中醫理念的根源,在於中醫的指導思想和華夏實在太廣大的地域。

正因為中醫思想是以人為本,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具體辯證分析,所以,每一個中醫大家,很可能會因此而產生相同病症的不同理解。

而在具體的治療中,中醫注重的是經驗的積累,在自身行醫過程中對自己最有效的治療總結,形成自身獨特的風格。這是中醫滋生出許多流派,各個流派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都有很好的臨床效果的原因。

華夏地域廣大,也是原因之一。華夏地域,地跨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如此大的跨度,使得華夏的人群生活在非常復雜的環境當中。

在每一個具體的環境當中,所產生的病理病狀都是跟環境息息相關的。中醫其實對於病理的解釋很簡單,內因,外邪。

所有的病症,都是這兩種原因導致的身體陰陽失調,進而產生疾病。環境是一個重大誘因,所以在具體的地域中,就會有具有地域特色的疾病。

同樣是風濕,北方的和南方的病人,很可能就會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段。如果強行把病症劃歸到同一診斷標準和治療標準,是非常不科學的。

正是因為中醫本身有這樣復雜的問題,加上中醫因為自身的指導思想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各地方總結上來的東西,都是千差萬別的。

這就導致中醫很難完全的標準化,這個治療是不是合法,是不是符合規矩,根本就沒有清晰的界定。就好像衛生部的一些中藥用藥標準,把砒霜、附子等一些有毒的中草藥限量,然而在很多時候,這樣的量根本是沒辦法治病的,如果中醫人用了,治好了自然無礙,出了事,這就是違規,就要承擔責任。

別說是季望樓這些衛生官員頭疼,就是林源這樣的內行,都感覺無從下手。

季望樓邀請林源參加這樣的會議,確實是給林源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林源把自己的這些想法都說了出來,最後表示,國家對於中醫的重視,已經上升到了戰略的高度,作為中醫人來講,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和肯定的事情。

但現實卻是存在著太多的問題,任何想要一蹴而就,馬上甚至是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規範化標準,都是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