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傳承者

周傳亭一直在用一種熱烈的目光看著林源,他心中的波瀾逐漸放大,竟然有種要釋放出來的欲望。

長久以來,不管遭遇到什麽困難,周傳亭從來沒有退縮過,更沒有害怕過。因為他相信,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會換來值得期待的結果的。

然而,在歷經無數的努力後,周傳亭赫然發現,他本身取得了豐碩成果。可放眼身邊,沒有一個能夠真正能繼承中醫衣缽的人。

這就跟華夏人最執著的傳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樣,後繼無人,你自己的本事再大,也是沒有用的。

其實周傳亭並不是很激進的人,他也知道,中醫要想在華夏跟西醫相庭抗理,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的。

但就是因為沒有看到繼承中醫衣缽的年輕人,周傳亭才著急得要命。他認為,現在很少有年輕人在這上面下苦功夫,是跟當前的社會大環境有關系的。

周傳亭的這個想法,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年輕的中醫人,因為從學中醫上不能獲得滿意的回報,紛紛放棄了這個行當。

所以,周傳亭才不顧一切,想要向有關部門力主把中醫強行提升到跟西醫一樣的档次。這樣,或許能夠挽救中醫後繼乏人的狀況。

聽到了林源的講解,周傳亭赫然有種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覺。甚至,周傳亭感覺在台上發表講話的不是林源,而就是他自己。

有幾次,周傳亭幾乎要打斷林源的講話,要跟這個年輕人探討,但他強行忍住了,這個舞台,是屬於林源的,他不能破壞這種美感。

林源講道,針灸為什麽被《黃帝內經》所處時代的中醫這麽推崇?一方面,是跟當時中醫藥材不是很發達有關,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針灸的立竿見影的效應。

現在到中醫院看看,一個肩部疼痛的病人,如果采取針灸療法,通常是病患部位被紮滿了針。

這是極其錯誤的,因為病灶宣泄的點,也就是取穴只有一個到兩個,最多不會超過三個。針灸的止疼效果,是一針見效,而且馬上就有疏通經絡,減緩病症的特征。

最為可笑的是,有時候針灸還會加上電療和熱療,這根本就是舍本求末,把針道的精髓完全丟棄了。

陰陽對象大論中,有明確的行針口訣:“夫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表知裏,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這段記載,可以說是詳盡的辯證法行針指引方向。古人已經認為,陰症未必從陰入手,左疾很可能要從右邊尋找行針的部位。

這其實跟現代西醫在解刨學上發現的反射區左右反控的道理是一樣的,而現在的針灸人,往往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這絕對不是針灸的本源之意。

關於針灸的效果,同樣是內經中的九針十二原,其中明確指出:“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汙也,猶解節也,猶決閉也。”

這是說明,行針者動手行針,一針下去就必須立竿見影,馬上就要有效果。沒有效果的,只能說是取穴錯誤,或者是行針方法不對。

也正是因為行針有這樣的速效,針灸在急救方面有奇效,往往危及病症,一針下去就有可能把病人從生死邊緣的境地拉回來。

林源總結道:“說了這麽多,可以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到中醫的一些端倪。功夫不到,在意識上和業務上中醫人跟中醫技藝漸行漸遠。這可以理解為西醫一些理念對中醫的沖擊,這就更需要我們對中醫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加以全面認真的全面挖掘和潛心研究。”

“一派胡言,誇誇其談!”林源還沒有說完,白聖在下面忍不住諷刺起來。

林源說的這些東西,作為中醫人來講,基本上都接觸過,這些理論是中醫人最基礎的理論知識,除了那些特別土的原始中醫人沒接觸過,剩下的基本上這些理論都是要背下來的。

白聖一直沒有找林源的麻煩,是顧忌衛生部的官員對林源客氣,沒抓住實質性的把柄,白聖自覺不能得罪林源。

可針灸這東西,所有的中醫人都知道,裝模作樣來兩下,紮不死人,紮不殘人誰都行,真的像林源所說,甚至是像九針十二原那樣一陣立竿見影,估計整個會場,能找出一個兩個就算是不錯的了。

所以,白聖終於抓住機會,想要給林源一個響亮的耳光,讓他下不來台。

以白聖的想象,行針需要時間的積累沉澱,林源這麽年輕,賣賣嘴皮子還可以,但真的動起手來,恐怕是差得很遠。

周傳亭忽的一下站起身,指著白聖說道:“白聖,你說什麽?你是說《黃帝內經》是一派胡言麽?”

白聖嚇得趕緊站起來,拱手道:“周老爺子,我可不敢說《黃帝內經》。我就是覺得,一個年輕人什麽都不會,在那裏誇誇其談,給我們這些老一輩上課一樣,這傳出去,也會讓人笑話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