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民間集萃

林源對這位老爺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期以來,國內中醫所盛行的承認機制,是照搬西方那一套,必須是有專業的院校培訓,然後上崗,才能夠承認行醫資格。

但絕大多數的中醫人,都是植根於民間,許多中醫的絕活,恰恰是掌握在這些人手中的。

就拿林源來說,他的中醫醫術非常高,那是得益於爺爺林春暖的親傳,在醫學院學的東西,不能說對水平一點沒有幫助,但也是沒有質的影響。

中醫在華夏,走了很長的一段彎路。尤其是在清末明國這段時間,西醫湧進華夏,因為長期戰亂,西醫在外科上的優勢顯露無遺,加上思想的變革,對於華夏流傳下來的一切傳統的東西都有了巨大的質疑。

就從中醫這個角度而言,許多的學著,都認為中醫是一種糟粕,不利於民族的健康發展。

一時間,排擠,甚至滅絕中醫的聲音不絕於耳。

到了建國初期,甚至有人把中醫滅絕作為提案報請審核。

幸虧太祖爺高瞻遠矚,覺得歷史這樣悠久的民粹,不應該草率滅了。

這樣,中醫就在一種極其艱難的環境下慢慢流傳發展。

盡管中醫處於這樣險惡的生存環境,但其深厚的底蘊,跟華夏人有著那種植根於民族血液的交融,讓其非但沒有被歷史淘汰,反而煥發了一種新的生命力。

國家發現了這種變化,因而在政策上也有多調整。從前的中醫醫師資格證只能是國家指定的機構通過考試頒發認證,想在,通過有影響力的中醫傳承,也可以獲得資格證。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也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明了中醫獨特的魅力。

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爭論也隨之而來。

在中醫整個行業內部,就有中醫是否要完全走傳統這條路,進行了極為激烈的爭辯。

要知道,很多的中醫,尤其是老中醫,對於傳統是極為敬重的。哪怕是有官方背景的謝志坤,顧森全這些名家,都是傾向於傳統。認為中醫的口傳心教,還有遵照古法炮制藥品,才是正道。

但一些新生代的中醫,思想有所開放,認為在中醫中引入現代化,才是發展的硬道理。

為此,新生代的中醫甚至搬出了韓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作為例子。

世界範圍的中成藥,這兩個受中醫影響最大的國家做得最好。為什麽?就因為他們把中醫成藥引入現代化的生產和管理機制,在世界範圍內有了非常大的影響力。

這本是行業內部的爭論,卻是引起了周圍的連鎖反應。

因為有些商家敏銳看到了這其中的商機,很有可能,拿下一個老方子就能夠一夜暴富,因而行業內的爭論蔓延到思想領域。

時代發展了,中醫要不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不要走出國門,形成一個在世界範圍內跟西醫分庭抗禮的醫學門類?

林源翻看了一些帖子,感覺這裏面的水恐怕是很深的。他趕緊打電話給謝志坤。

“謝老,您好,問您一件事情,最近中醫行業協會在京研討會,您接到邀請了麽?”

“小林啊,你接收到邀請了?嗯,這話怎麽說呢?就說說我吧,我接收到了邀請,但是我拒絕了。”

“啊?謝老,您在中醫界可是德高望重啊,這樣的行業討論,您怎麽拒絕了呢?”

謝志坤沒有回答林源這個問題,反而問道:“小林,是誰通知你的?”

“是季部長給我打的電話。”

“哦,這樣啊,那就不好推了。小林,這次季部長可是親自給不少人打了電話,王成先,顧森全基本上全部都婉拒了。”

“啊?謝老,這是怎麽回事?”

“往常時候,中醫協會不過是個類似於民間的組織,比較松散,大家在一起見見面,交流一下,是很好的見面會。這一次,因為中醫得到了國家機關的重視,有機關托底召開,就有人呼籲,中醫應該跟西醫一樣,在華夏應該是同樣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地位。”

林源明白了,為什麽這些中醫國手級別的人物會婉拒這樣的見面會,原來是有這樣的背景。

要知道,中醫這方面的訴求是沒錯的,可關鍵在於,中西醫的現狀,不是一天兩天形成這樣的格局。

要從根上算,那得推算到民國一直到現在。

西醫在華夏醫療方面一統天下,中醫只能仰其鼻息,也是歷經了漫長的歲月才形成的。

要說中西醫並重,在現階段而言,只能是個理想。西醫目前把持了醫療界的各大利益關口,相關利益人的既得利益,以及因此而產生的龐大利益鏈條,是誰也無法撼動的。

涉及到這個原則利益,謝志坤,顧森全王成先這些體制內的國手無法站隊,因為他們享受著體制內的福利,但卻偏偏是中醫人,這個口,實在是沒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