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9章 那一層窗戶紙(第2/2頁)

鐘樓、狹窄的街區、小型的工廠、街邊的流浪藝人、出租車聚集地的嘈雜、街路上一些坑窪的特殊顛簸、一些有別於正常街區的聲音……

根據這些,男主角會根據自己學習過的追蹤技巧,完整追蹤出一條正確的道路,不用眼睛,也能找到敵人臨時大本營和關押前妻的地方。

在第二部中,更加強調了男主角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很多時候呈現出來的畫面都在讓你相信,這世界真的有那麽強大的戰鬥人員,或許我們國家的特種部隊或是特殊部門,就有這樣的強人,在無形之中也起到了震懾宵小的作用,你們別犯罪,看到沒有,國家是有這樣強大戰士的,到時候你們那些自以為聰明的小招式,肯定逃脫不了追蹤,遲早會將你們抓捕歸案。

第一部是線索追蹤,第二部就是痕跡追蹤,都是戰鬥,第二部的戰鬥也要比第一部更加猛烈,身份背景設定第二部的雇傭兵就比第一部更厲害,楊以辰與電腦光標戰鬥畫面也要比第一部與真人戰鬥更加的爽利,打鬥的級別也在提升,觀眾能直觀感受到,這一次男主角的敵人更加強大,這可不是一般影視劇那種,敵人還是敵人,只能靠所謂的武器配備和身份提升來劃分敵人級別,同樣是無名無姓的小卒子,卻能用肉眼就明確,這些人真厲害,要不是主角更厲害,是打不過的。

第一遍,楊以辰走的是非常細致,完全沉浸在劇本之中,根本就沒有注意這裏街區的風景和人文,牢記住那一個個確認自己聽覺判斷的狀態,第二遍,他才開始結合線路、街區的情境,以及真正開拍時可能出現的意外,包括當地民眾對於拍攝的影響,這不是好萊塢影片,不需要每一個入境的人都是演員,全世界各地拍電影都習慣了用一些原汁原味的畫面,直接抓拍街景,直接讓演員融入街區之內進行跟拍,實在不行演員名氣大現場觀眾圍觀,還可以邀請他們客串,配合拍攝,每一個人都會樂得如此。

第三遍,第四遍,楊以辰開始有意的帶入角色,讓身邊的人都稍稍退後,模擬拍攝情景,在鏡頭範圍內不要有自己人,他一個人開始走追蹤之旅,這時在他的身後,是有一台DV和一個隱蔽鏡頭的跟拍,這樣可以記錄他的狀態,同時又不影響到周遭的行人和居民,回過頭來,楊以辰可以細致的觀察自己的表現,在必要的地方作出調整。

完美呈現一個人物,研究劇本,研究人物,吃透人物,最後一舉手一投足就能夠成為這個角色,需要花費的時間很多,在好萊塢體系越來越完整的今日,一部電影制作的時間正在無限期的拉長,不管是演員還是周邊的所有一切,都在以精益求精後更加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弄,在這一點上,國內的影視產業明顯存在著短頻快的惡習,如果以國內的態度來拍攝這一段實際只有幾分鐘的戲,估計演員看兩遍劇本,然後就敢直接上去拍了,有什麽的,不就是按照劇本的要求走路嗎?表情嚴肅一點,接近面無表情即可,誰叫主角是一個超級戰士呢,這樣的事情在他眼裏就是小菜一碟,劇情推動演員即可。

殊不知,楊以辰認真對這個人物和原版的劇本、電影審度之後發現,這一段完全可以擁有更高層次的表演方式,一個男人,他就算是再絕情,突然之間遭遇這種事情,前妻被抓,兩人生死未蔔前路未知,留在酒店的女兒也有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在車上即便他再冷靜,情緒會是一點波動沒有嗎?到復原線路的時候,會是單純的面無表情嗎?九成九壓制住自己情感,點滴透露出一點點的焦急和不安,然後一次次的被壓下去,因為他知道不壓下去,自己就不能做到絕對冷靜的應對情況。

一點點微小的變化,一點點情感的轉換,即是影帝和普通演員的差別,一層窗戶紙的差別,很多演員一輩子都無法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