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雙三角翼OR無尾三角翼

魏鴻坤,資深的空氣動力學專家,只是十余年來致力於研究鴨翼布局,雖然是空氣動力學的前沿領域,但並不是美、蘇兩大航空強國所引領的主流航空技術,多少有些偏門,要不是楊弘毅在殲9的數個設計方案中,有幾個引入了鴨翼布局,估計中國航空學界都不知道有魏鴻坤這個人。

饒是如此,隨著殲9的下馬,以及在其基礎上改進的十號工程選型方案的落選,魏鴻坤再次被人們遺忘在角落,其辛苦半生研究鴨翼布局的專業論文,也被業界當做一種可敬的技術嘗試,丟入故紙堆中,再也無人問津……

卻沒想到竟然引起盧嘉棟的關注,不僅如此,還從論文的只言片語中,品讀出魏鴻坤為鴨翼布局而付出的努力和艱辛,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航空氣動領域尤為如此。

要達到一個完美的流體動力學結構,其中的理論驗證、數理運算以及風洞試驗,多得令人恐怖,即便是在機體上加裝個立刀式的天線,或是增設一個凸起的設備艙,因為氣動外形的細微變化,也要進行成百上千次的數理論證,才能付諸實施;

然而這些費盡心力的嘗試和驗證,不一定能獲得滿意的成功,卻往往伴隨著難以想象的失敗,鴨翼布局便是其中一個最好的佐證,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如美蘇那般,有著超強的航空技術研發能力和配套工業體系;

特別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這個號稱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可不是隨隨便便那個國家說搞出來就能搞出來的,正因為如此,在整個技術和動力系統不如人的情況下,很多國家為了能擁有比肩美蘇的新銳戰機,不得不另辟蹊徑,尋求第三條出路;

鴨翼布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漸漸成為一個研究方向,因為人們發現,在戰機前沿加裝一個可控舵面,不但可以在飛行時給飛機增加一個向上擡升的渦流加力,而且在機動時也可以在改變渦流方向的同時,賦予戰機更強的機動性,從而達到在降低動力輸出的同時,擁有不亞於美蘇先進戰機的機動性和爬升率。

正因為如此,鴨翼布局在航空第二梯隊的歐洲非常盛行,因為這種布局並不需要制造難度和工藝水平超高的大推力重型渦扇發動機,僅需要難度稍低的中等推力發動機即可實現不弱於美蘇戰機的性能和技戰術水平。

所以,歐洲航空工業強國法國率先將鴨翼布局當做一個重點方向加以研究,隨後北歐軍工強國瑞典也對其進行理論探索,緊接著英國、德國也相繼加入,到最後就連中東空中霸主的以色列也耐不住寂寞,開始對鴨翼布局一探究竟!

魏鴻坤正是在這個潮流中看到某種可能性,要知道中國的航空工業基礎還不如歐洲,在渦扇發動機領域更是存在難以想象的巨大差距,如果能夠有一種方法,將在降低發動機推力的同時,擁有極強的空中機動能力,那對中國戰機來說無異於是天大的好事情。

於是他果斷的放棄了在當時堪稱航空領域顯學的蘇式戰機氣動研究,轉攻不被美蘇所接受的鴨翼布局,為此不得不從零開始,得不到高性能計算機的支持,就用手搖式計算機驗證自己的數據,手搖式計算機壞了,就幹脆用算盤接著算;

為了能在一次寶貴的風洞試驗當中,獲得更多的數據,他每次都制作十多個鴨翼布局模型,弄得風洞試驗台的工作人員對他牢騷不已,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嘗試之後,魏鴻坤終於隱約觸碰到了鴨翼布局的核心技術。

然而這個極為切合實際的空氣動力布局,卻因為與當時航空學主流格格不入,加之在研究過程中,失敗的次數太多,遲遲不能給上級領導一個信服的確切數值,他的鴨翼布局研究便被打入冷宮,唯一的成果只剩下一堆毫無生氣的廢舊圖紙,以及幾篇無人問津的論文……

所以當盧嘉棟說出鴨翼他很驚訝,點出那幾篇論文更是震驚,但旋即藏於內心深處的遺憾和無奈,便如同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一般,瞬間充斥充斥全身,讓他沒來由的羞愧、懊惱、不是因為盧嘉棟點破心中的傷痛,只是那種未盡全功的遺憾使然……

冷笑、尷尬、沉默以至於遺憾的凝重,魏鴻坤一系列神情的變化,落在盧嘉棟的眼裏,也是讓他稍稍愣了一下,雖說他也清楚,自己兵工領域的所謂“權威”未必能入得來在座眾位航空專家的法眼,但卻也沒有就此立威,將眾多專家一棒子打死的想法。

無非就是把自己來自後世的想法和思路表達出來,以便能夠在新式戰機的研制上少走些彎路,畢竟盧嘉棟在航空領域不如兵工領域得心應手,在後世也未曾參與過一架戰機的研制,所知道的無非是一些內部資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