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終於撈了條大魚

這些天雖然是舉國同慶,但盧嘉棟的腦子裏卻只想著一個事,那就是要組建屬於萬山軍工生產聯合體自己的飛機制造廠,只不過這種事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虎軀一震就能把事情搞定的。

面對歷來屬於超強吞金獸級別的航空業,萬山廠那看似很多的利潤盈余實在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組廠的需要,其次便是研發的技術團隊,完善內部雖說有個海軍支持的海空裝備課題組;

但也只不過是以理論研究為主,再加上作為組長的梁守業,本身是研究飛航式導彈的技術專家,所以在課題組的論證方向上,大多以攻擊型導彈為主,即便也保留著導彈攻擊機的論證研究,可歸根結底還是為導彈服務,總而言之一句話萬山廠內部根本沒有一支專業的飛機研發隊伍!

至於制造設備,生產工藝,工人隊伍等等的一切也就不用說了,完完全全都是零,甚至還不如當年造槍造炮時有基礎,最起碼那時萬山廠無論是研發團隊還是工人師傅們,對機械領域還很熟悉,稍稍啟發啟發也就明白怎麽個門道,可面對航空業這個超強的專業領域,當下的萬山人別說熟悉,就連接觸都沒接觸過,說是兩眼一抹黑也不足為過!

也正因為如此,當胡慶華得知盧嘉棟的想法之後,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開玩笑,組建飛機制造廠,那和回到原點,重新創業有什麽區別,別說十年,就是二十年、三十年也未必能拿得出一架飛機出來!

盧嘉棟也是一樣,也覺得這個想法有些瘋狂,但當他看著閱兵式彩排當中那一架架早已落後時代的戰機依然翺翔於藍天之間,盧嘉棟便下定決心,將這個瘋狂繼續下去,於是他敲開了裝備部部長徐源的辦公室。

拜見了國防科工委主任錢磊,不厭其煩的跟著兩位主管裝備發展的領導講述自己的想法,本想著能從兩位領導哪裏獲得些許幫助和支持,可事與願違的是,無論是徐源還是錢磊,都跟胡慶華一樣,腦袋也變成撥浪鼓。

沒辦法,建飛機制造廠的事情,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即便是徐源和錢磊這種級別的幹部也無法拍板決定,要知道像這種涉及國防安全和國家命脈的高端制造業的建設投產,歷來都需要高層開會審議才能付諸實施;

然而近期的高層會議早已經明確表示,在航空設備的生產規模上依然以保持現有規模為主,這就意味著盧嘉棟所提出的新建飛機制造廠方案根本不可能通過,既然如此,徐源和錢磊也是愛莫能助……

如此一來,尋求國家支持的路線算是徹底堵死了,不過盧嘉棟並沒有氣餒,不管怎麽說,盧嘉棟也不是那種遇到苦難就退縮的人,既然一條路走不通,就再換一條路,捷徑走不了,那就繞點彎路,總而言之條條大路通羅馬,必然會有一條可能達成目的道路。

於是在閱兵結束後的國宴上,他找到了曾經並肩戰鬥過的老熟人,如今西南航空所所長楊弘毅,心想著既然不可能在萬山軍工聯合體的基礎上,擴建飛機制造廠,那幹脆就依托西南航空所的成熟配套設備和研發隊伍,實現自己的實現自己的設想,只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縱使盧嘉棟想得再美妙,可面對現實,卻無奈的發現,自己的確想得太美了……

“跟你說實話吧,小盧,不是不想將幾個配套廠借你,而是真的不行,這次閱兵你也看到了,地面的武器裝備何其壯觀!槍械、坦克、火炮、導彈,無不是進入世界前列,可你看看咱們天上的受閱飛機!”

老楊說著說著,猶如僵屍一般刻板的臉閃過一抹難以抑制的無奈和苦澀,嚴謹的眼眸中更是泛著痛心疾首的焦急,以至於音調也陡然提高,甚至急迫地說道:

“看著數量是很多,可細細數來,沒有一樣是與世界先進水平齊平的新銳戰機,先不說強五和轟六都是五十年代的技術水準,就算是剛剛能夠批量生產的殲七也只不過是蘇聯六十年米格21的仿制品,哦……還有個未參閱的殲八,可充其量也只是個二代半,也就是說,咱們國家至今沒有一款可以翺翔藍天的第三代戰機!

相比之下,蘇聯的前線航空兵早已換裝性能先進的米格29,國土防空軍也開始獵裝新銳的重型戰機蘇27,即便是韓國也在大規模裝備F-16,而日本更是在兩年前就已經將F-15J飛上藍天,哪怕是隔海相望的T地區也在加緊研制第三代的‘經國’號戰機,可我們……唉……能早點就好了……”

楊弘毅的話並沒有說完,但一聲無奈的長嘆卻道出了千言萬語,而一句能早點就好了,更是說出難以言說的緊迫感,盧嘉棟知道,自從楊弘毅回到西南航空所以後,一直奔走呼籲,希望國家能盡快立項第三代戰機項目,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今年年初,高層介於周邊與日俱增的空中壓力,和各方專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