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穿甲彈的威力

武器裝備測試場的靶場上,之前還聚集在總控台大廳內的新式坦克領導小組小組成員,此刻全部來到剛剛經歷過100mm穿甲彈打擊的復合裝甲靶板前,仔細查看著在靶板中央留下的那個猶如開花般的圓形空洞,或是感嘆,或是驚愕,或是不可思議,或是難以置信,總而言之一句話,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情況給驚呆了。

要知道,這款復合裝甲靶板可是經歷過英制L11型120mm線膛炮,及采用全新彈藥技術的新式反坦克彈藥進行數輪打擊都未曾被打穿,其防護能力之強,已經是整個測試場內人所共知的事實。

然而就是這麽一個被公認為鋼筋鐵骨一般無法擊穿的堅硬鎧甲,卻被老舊的59式100mm線膛炮發射的、被所有人都看好的所謂新式穿甲彈,猶如熱刀切黃油一般,輕而易舉的打穿,這樣的震撼如果不親耳聽到,親眼見到,任誰都難以想象的!

“天呀,這真是59式坦克上的那門老式100mm線膛炮打出來的效果嗎……”

“跟榔頭敲雞蛋差不多,一下子就打得粉碎……”

“這樣的效果,究竟是怎麽辦到的……”

“看單孔的形制以及破快的程度,穿甲彈的余力還很大,估計在更遠的距離上,也能將防禦力超強的復合裝甲打個對穿……”

“看來有了這種彈藥,就算是咱們手上的老59,也能跟蘇聯先進的T-72打打擂台了……”

“這款彈藥,嘖嘖~~~真是不一般呀……”

眾人見到被破壞嚴重的復合裝甲靶板,先是震驚不已,進而驚愕連連,可沒過多久整體的風向一轉,開始對這款新式100mm穿甲彈大加稱贊,有些部隊出身,尤其是當過裝甲兵的專家,更是從中看到這款彈藥的極高的戰術,乃至更深層次的戰略價值。

要知道蘇聯的裝甲洪流受威脅不止是位於歐洲平原上的西方世界,在中國的東北、華北以及西北的正當面,部署著一百多萬的蘇軍遠東和中亞地區的部隊,坦克裝甲車輛數以萬計,面對這樣一只武裝到牙齒的裝甲毛熊,中國的防禦壓力可想而知。

因此,中國從六十年代中蘇破裂開始,對裝甲兵以及反裝甲武器裝備給予高度重視,高層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親自領導和布置相關武器裝備的研制和發展,這其中仿制蘇聯的RPG-7的69式火箭筒;參考從珍寶島繳獲的T-62坦克研制的69式坦克;

乃至前不久盧嘉棟主持研制的80式自動榴彈發射器;剛剛定型命名的81式便攜式火箭筒,以及還在不斷改進中的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最終的任務目標無不是為了參與抗擊蘇聯大規模入侵的反裝甲作戰。

雖說由於高層的重視,以及全體軍工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尤其是盧嘉棟領導研制的幾款武器裝備的陸續定型裝備部隊,使得中國在反裝甲作戰領域有了長足進步,但缺陷也十分明顯,特別是中國軍隊的裝甲兵部隊,所裝備的是落後蘇聯近二十年的戰後第一代坦克59式。

盡管中國從沒有間斷過對坦克等裝甲車輛的研究和發展,但限於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經驗能力,始終無法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開展全國範圍的旨在“深挖洞,廣積糧”的備戰備荒工作,究其根本還是中國的常規力量薄弱,特別是裝甲機械化集群方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亦或是戰術應用和訓練水平乃至相關經驗,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尤其是在坦克的技術水平上,蘇聯基本上以十年為一個周期,便將蘇軍的裝甲機械化集群更新一次,從二戰大批裝備的T-34/85系列,到堪稱經典的T-54/55系列;從馳騁中東的T-62到神秘強大的T-64的服役;從平衡發展的T-72到正在加緊研制的T-80。

從戰後到現在短短的三十幾年的時間裏,蘇聯的坦克已經甩出中國幾條大街,即便是最近十幾年中國與西方關系改善,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通過引進、合作或是獨立研發,中國在坦克裝甲方面也是在奮起直追,當下的新式坦克項目雖說是對外合作項目,但其中也不乏軍隊和高層對坦克裝甲車輛方面的技術追趕的心切和希望。

可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雖說現在奮力在追趕,相關的坦克研制型號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可真正能成行並最終被部隊認可且正式裝備的,可謂是寥寥無幾,更何況當下國家政策已經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經濟建設成為國家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核心要旨。

軍隊和軍工部門要經受一段漫長的“忍耐”期,因此,可以預見今後將有相當多的坦克研制型號將會被迫下馬,即便是勉強保留下來並最終研制完成,部隊也會因為經費問題,而無法大規模裝備,所以可期的時間內老式的59式還將是中國裝甲機械化部隊的主力型號,蘇聯的裝甲壓力在短時間內依然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