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盧嘉棟的心思

對於穆沙拉夫的擔憂盧嘉棟很是理解,其實大到美蘇爭霸,小到地區爭端,之所以能夠維持住現有局面,最為關鍵的就是平衡二字,美國和蘇聯能夠平起平坐,誰也不敢輕舉妄動,究其原因還是在核軍備上達到戰略平衡,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進入均勢態勢也是因為雙方實力大致平衡的結果。

至於巴基斯坦和印度這對死敵也是一樣,雙方無論是在軍隊的規模、兵員素質、武器裝備的質量差別並不大,再加上各自身後都有各主要大國的制約和影響,這才達成目前戰略均衡的態勢,然而一旦某一方擁有足以改變現有態勢的手段和武器,那麽雙方的平衡將會被徹底打破,直到另外一方也擁有足夠的制約手段後,才能重新恢復平衡。

這就像後世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一樣,是一件足夠改變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平衡局勢的殺手鐧裝備,面對此種情況,美國只能被迫改變原有的規則,將原本部署在沖繩等靠近中國沿海的主力移駐至關島,戰時航空母艦靠近中國沿海的安全距離也大為擴大。

同時,積極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扶持日本對抗中國的同時,將視線的焦點轉到爭議更多的南海,如此這般,如果能夠打斷中國的發展節奏,任其踩在腳下那是更好,要是不能那也得努力達成一個新的平衡,一個屬於新的世界格局的戰略平衡。

如今巴基斯坦和印度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印度獨立研發的阿瓊坦克,在穆沙拉夫眼裏以及其他巴方軍政首腦眼中就是一件名副其實改變現有均勢平衡的武器裝備,不管怎麽說,印巴邊境有很大一部分是河谷平原和荒漠地帶,非常合適坦克裝甲兵團的快速突擊。

一旦印度能夠自行生產出性能先進的坦克,那麽將裝甲鐵拳打造得堅硬無比的印度,將對巴基斯坦肆意揮舞,甚至有可能重重的落下,將巴基斯坦徹底滅亡,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過。

就在十年前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就用突襲的手法,將東部巴基斯坦硬生生地給肢解掉,建立如今的孟加拉國,如此慘痛的刀疤還沒有完全愈合,現在印度又將足以改變力量對比的阿瓊坦克搬了出來,巴基斯坦的軍政首腦們自然是寢食難安!

盧嘉棟雖然理解穆沙拉夫等一眾巴方軍政首腦們的憂慮,但卻沒有任何不安與擔心,反而依然保持著輕松淡然的神色,舉手投足之間,看不出一絲一毫為鐵哥們巴基斯坦殫精竭慮的意思。

這讓坐在對面的穆沙拉夫心中有些不快,他所接觸過的中國朋友無不是為巴基斯坦著想的好夥伴,有時甚至連巴基斯坦人都自嘆弗如,要不然在第二、第三次印巴戰爭當中,中國也不會對巴基斯坦給與數額巨大的無償援助,可坐在對面的盧嘉棟嘴上雖然說著中巴友誼地久天長,可眼下的態度卻與言行一致的老一輩中國領導相去甚遠。

難不成是因為改革開放後,學會了西方利益至上的慣用把戲不成?穆沙拉夫的心中不住的疑問著,雖說他並不指望著置身事外的外國人能夠對巴基斯坦抱有多大的同情,但相較於之前他認識的中國朋友,眼下盧嘉棟的態度卻是讓穆沙拉夫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盧先生,我知道您現在已經主管中國的軍貿事宜,商業上的規則我也明白,阿瓊坦克的詳細參數我們不會白要,巴基斯坦雖然國小力弱,但相應的報酬還是能出得起的!”

穆沙拉夫這般驟冷的態度,盧嘉棟怎能體會不到,只不過兩者站的角度不同,穆沙拉夫是立足當前,而盧嘉棟作為後世穿越而來的軍工專家卻深知印度坦克項目的發展脈絡,雖說究其結果,穆沙拉夫有些杞人憂天,可站在眼下的情勢上看,這位巴基斯坦陸軍副參謀長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

正因為如此,盧嘉棟也想將實情告知給穆沙拉夫,只不過盧嘉棟即便是把印度阿瓊坦克直到三十年之後都未能服役的事實說出來,估計穆沙拉夫不但不相信,反而會覺得他盧嘉棟要麽是一千零一夜看多了,要麽就是該去病房吃藥了。

好在盧嘉棟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來,其實這個辦法早在去年實施軍售時就有了個大概的設想,捍利科技公司成立時又將這個設想進行了完善,並以“引進外部資本,依靠國內技術,采用合作生產的方式研發性能先進武器裝備”條款形式,寫進捍利公司中長期發展綱要中。

對此,盧嘉棟並不陌生,因為這一條款正是他力主寫進去,只不過在隨後的軍售項目中並沒有合適的時機進行實施,不過,盧嘉棟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之前草擬的規劃,因此,當穆沙拉夫提到印度的阿瓊坦克時,早就潛藏在盧嘉棟心中的這個想法便不由自主的湧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