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難啃的骨頭

幕布一般漆黑的夜空中,洋洋灑灑的飄落下無數片片雪花,因為無風,雪花都是輕盈下落,無聲無息之間猶如天女散花一般,將遠處的山巒,近處的房屋樹木裝點了一層純凈的素白,總而言之,只要暴露在天穹之下的任何事物都逃脫不了這些冰冷結晶體的覆蓋,無論是中原電子雷達所道路上僅有的明亮路燈,還是在它下面那張長條椅亦或是正坐在椅子一角,靠著椅背,正望著蔓黑的天空細細抽著煙的盧嘉棟!

盧嘉棟在這裏坐了有段時間了,頭上的軍用棉帽以及肩頭早已成為一片雪白,因為睡不著,所以盧嘉棟便出來走一走,想著呼吸呼吸外面這冰冷的空氣以便讓自己有些焦慮的心情舒緩一下。

可不知道是這中原的冬天不太冷的緣故,還是這漫天的雪花讓人更加思緒萬千,盧嘉棟的思緒一直沒有平復下來,反而一個小時前與劉浩田和李銘所談論的關於計算機的幾個問題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中:

“如今DJP-140計算機既然可以達到實用化程度,那就應該大膽的進行使用,先把雷達造出來再說。”

“計算機是重要,不過咱們的進度更重要,因此計算機的性能改進可以往後放一放!”

“小盧,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雷達的發展是如此,計算機也是如此!”

“小盧,你的高標準,嚴要求的心情我們理解,可是你也得正視下眼前的實際情況……”

……

劉浩田與李銘的話,猶如幻燈片一般的在盧嘉棟的腦海中一遍一遍的不斷播放著,其實盧嘉棟心裏很清楚劉浩田和李銘的意思,雖說高層與總參對炮兵雷達沒有指定一個嚴格的完成時間表,但作為參與炮兵雷達研制的人員來說心裏都明白,這種前線部隊急需又是打破國外壟斷的技術裝備越早研制完成越好。

正因為如此,在制定研制方案時大部分采用的是國內比較成熟的技術和制造工藝,這樣做主要就是為了節省時間,對這個研制思路盧嘉棟並沒有提出太大的異議,因為他也知道時間的寶貴,不過自從白天調研時看到那台DJP-140計算機實物後,盧嘉棟的想法稍稍有些改變。

鐘曉沫的電報因為字數和保密原因並沒有對DJP-140計算機的具體參數進行詳細介紹,只是提了一句小型,而當盧嘉棟看到實物後,才知道這個所謂的“小型”計算機也有半人多高,豎直的長方形結構跟後世的大鞋櫃差不多大小。

不僅如此因為國家半導體加工技術落後的緣故,裏面的電路結構極其復雜,運算速度是提高了,但隨之而來則是功率和重量的成倍提升以及可靠性的降低,據中原電子雷達廠的介紹,平均故障時間差不多要100小時。

如此的可靠性別說是炮兵雷達研制領導小組,就算是最先支持改型計算機研制的海軍研究所也非常不滿意,正因為如此,在盧嘉棟的推動下,兩個部門同意協作共同對DJP-140計算機進行改進,不過改進的重點則是在可靠性以及標準化方面展開。

而盧嘉棟則希望在小型化以及性能優化方面做進一步完善,要知道這樣大小的計算機安放到船上到沒什麽,畢竟大型艦船艙室眾多,平台的安防空間很充裕,可是炮兵雷達卻不同,這麽個“大鞋櫃”光配套的冷卻系統就十分龐雜,如果再加上顯示系統、掃描系統、天線系統等雷達的其它部分,那麽整套炮兵雷達少說重量也得達到數噸重,這樣的重量對於崇尚高機動型和快速部署的炮兵雷達來說,簡直是不敢想象的。

為此,在傍晚的研討會上,盧嘉棟也提出了自己這個想法,但應者寥寥,原因無他,主要是計算機的研制也是個周期性很長的項目,小型化和性能加強雖然說得簡單,但卻涉及到計算機內部的方方面面,可以說等於將DJP-140計算機整個推倒重來,而至於什麽時候能夠研制成功,卻無人知曉,也許是三五年,亦或是十幾年,反正沒人能給出確切的時間。

正因為如此,在確保整體研制進度的前提下,大部分人都傾向於選擇目前比較成熟的DJP-140計算機,就算是裝備研制周期性很長的海軍方面的李銘也是持類似的觀點,對此盧嘉棟也很清楚,更明白先解決有無問題的道理,畢竟在現階段的技術狀態下,相關的技術驗證和積累以及解決當下難題是最重要的。

不過有無問題能解決了,就意味著後續就能夠順利的進行改進嗎?運十飛機解決了大飛機的有無問題,但後面卻慘遭下馬;核潛艇解決了有無問題,但卻應聲停滯近十年才重啟相關計劃;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盧嘉棟作為後世穿越而來的軍工專家每每看到類似的資料後無不為之扼腕嘆息,有無問題並不值得炫耀,只有轉化為部隊手中實打實的利器,才有資本挺起腰杆子,正因為如此,當炮兵雷達開展研制的伊始,盧嘉棟就提出實用化和實戰化的總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