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不同的理想,不同的追求(第2/2頁)

最具有奮鬥精神的是胡浩,這是個不甘於寂寞的人,信誓旦旦的說了具體的大學目標,以後畢業後的一些規劃,找個年薪多少的工作,什麽時候買車買房,什麽時候結婚,要找個什麽境界的女人,典型的現代中國教育和環境催生下來的孩子,目標性和功利性都明確無疑。其實現在的中國人都在樂呵樂呵地學著自以為來自西方的價值觀,習慣性的把自己的人生規劃成多少小的塊狀,什麽時候什麽年齡不完成什麽樣的目標人生就算是失敗,就連學習也是如此,並且老師還很鼓勵很欣賞這種做法。其實這種思想並非是西方的思想,雖然西方人的價值觀很現實,很具體。但是這所謂的“西方人”只追求發展的美國罷了,如果真正的到歐洲的去走一遭,就會發現,其實歐洲的大部分國家的價值觀遠遠不是這樣,這只是一個片面罷了。

陳澤前世讀大學時候剛進校門認識個同學院的大四馬上就要畢業學姐,長相不是什麽經驗類型,也算耐看,開始的時候是她迎接新生,正好帶領陳澤報名找宿舍,那時的陳澤除了面對葉倩,還是挺口花花的一個角色,所以當天就要下了這位師姐的電話號碼,以來二去的倒也關系頗熟。這位學姐大學的時候就一直是價值觀很明確地一個人,在大一的時候就詳細的規劃了自己大學四年的人生規劃,要考什麽證,那那些獎學金,進那些社團鍛煉能力,進學生會,她也的確是按照計劃一步步來的。到了大四的時候,她就規劃出了自己畢業五年後的工作藍圖,沒有考研,就是胡浩說的年薪,買房,還有一個不停的考各種證來武裝自己。她畢業前一直都和陳澤有聯系,畢業後練習就中斷了。直到兩年後,陳澤進入大四的時候,學姐灰色了好久的QQ頭像突然閃亮了起來,發出了個談話框,道了聲學弟,還記得我這個師姐麽。

那天晚上兩人聊天聊了很久,大致有兩三個小時,也聊了很多事,大多是關於她這兩年來的生活點滴,她講,陳澤聽,有幾分訴苦的性質。

她說她很累,不止是現在,她回過頭去仔細看了一下,她發現自己從小學開始就很累。現在她不僅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加班,就連周末也要參加各種培訓各種考試,而且她的很多證書的考試不是那麽容易考過的,得不停的考,生活幾乎沒有一點點空暇的時間。這樣的生活,很充實?是一定談不上的,最多也就是時間安排得很滿,忙碌與充實這個詞語相差太遠,無從說起。如果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空虛,她覺得倒是有點真切。

她說她現在有那麽一點後悔了,也有點質疑她一直奉為至理的價值觀有一點錯誤了,人生,或許真的不應該是這樣。她現在很想能重回學校裏安安靜靜的聽老師講一堂課,聽聽一些選修課由文學院的老頭教授上課扯得一些國學經典,一些人生幾十年沉澱下來的至理名言。很想在陽光充沛的午後能閑下心來叫上三五個朋友去茶館喝喝茶,聊聊天。

陳澤一直很沉默,最後也說了一些大道理安慰了一下那位師姐。倒是最後那位師姐有幾分破涕為笑的意思,發了個笑臉道,好了,今天發了一通的牢騷後,郁悶的心情倒是開朗了不少。嗯,明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抱怨歸抱怨,抱怨之後,師姐明天又得繼續那種忙碌的生活了。不過呢,作為過來人,師姐還是得說一句,希望學弟你呢就不要學師姐這種固定的價值觀了,得學會生活哇。

所以對於胡浩的理念,陳澤沒有做過多的評價,不置可否。倒是查凱倫和向貴州,兩人接著酒勁,狠狠的感慨唏噓了好一陣子,說世界是個大染缸啊!十年二十年後,咱們彼此被染成了什麽顏色,誰都說不好,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也許某一天當我們回憶起今天的這頓話來,或是驚訝,或是苦笑,或是長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