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做風箏(第2/2頁)

“今天我不要王爺爺幫我做,我親自動手。”陳澤笑著回答。

“好啊!我倒要看看你能做出什麽。”他顯然不相信陳澤能做出什麽,篾匠這活可不是誰都能做的。

陳澤雖然沒有砍過竹子,但是至少玩刀還是很有一套的。不一會兒熟悉上手了後,就將手中一條寬寬的竹條削得又細又長,看得王老頭直眼睛。

“行啊!陳澤,有一手啊!這一手刀功都快趕上我這當了一輩子篾匠的老頭了,是不是準備當我徒弟傳我衣缽啊!”王老頭笑眯眯的問道。

“哪跟哪兒,我怎麽能跟您老比,你就別取笑我啦!”

“哎,算了,現在的年輕人哪還有願意來學篾匠活的啊!”王老頭輕嘆道。

“王爺爺,我也沒說不願意學啊!只要您教我,我當然願意學。”學些中國的傳統手藝,陳澤是不會拒絕的,即使以後很難用到。

“那好,你什麽時候有空就來我這兒學兩手。”王老頭笑著說道。

做風箏也不是很難,陳澤拿出準備好的白色尼龍布,菱形的,先用兩根細竹簽做成十字架將布固定,再用強力膠水將其粘好,然後再在布的四周粘些更細的竹簽,最後在菱形的一角粘上兩條尾巴就完工了。陳澤只做了一個很大,比得上一般風箏的兩倍。

陳澤小時侯經常到這兒來看王老頭做風箏,雖然那些圖形復雜的不會做,但是這種最簡單的還是看會了。做的風箏一般都比在攤上買的更好,不禁飛起來更容易,而且也不容易壞,買的風箏飛不了幾下就會千瘡百孔,陳澤在這做的風箏飛一個寒假也不會壞。

告別了王老頭,陳澤就拿著做好的風箏去了百貨大樓,這時已經接近十一點鐘,可是人一點也不見少。仁安縣是全國排名前十的人口大縣,而北水鎮又是仁安縣第三人口大鎮,所以每次趕集都是人擠人。百貨大樓又是位於北水鎮最擠的街,所以自然是人山人海。

陳澤好不容易護著剛做好的風箏殺進了櫃台,他是來拿釣魚線充當風箏線的,他母親這兒有這種東西賣。陳澤母親正在忙活著,看見陳澤來了也沒說什麽,他父親則是在賣棉被、箱子的櫃台。

“哎,給我拿一下‘天利三十八套’中考版的”一個長相甜美繡著蘑菇頭的女孩對著正彎著腰找釣魚線的陳澤說道。

“這不是石雪麗嗎?你要買點什麽啊!”陳澤轉頭一看,就笑著問道。

“陳澤,你在這兒幹嘛。”

“這時我家開的,我幫我媽買東西啊!”陳澤臉不紅心不跳地說道。陳澤在學校還是比較有知名度,人長得不錯,成績有不錯,再加上又是教師子女,所以初三還是有不少人認識他的。這年代教師子女都比較有知名度,而且在中考時可以加二十分,這是青山市的傳統。

“哦,給我拿一下‘天利三十八套’中考版的。”石雪麗說道。

“等下啊!我給你找找要那科的啊!”陳澤找到後轉過來對著石雪麗說道。

“數學和物理。”

“哦,好的,我問下我媽多少錢。”

“媽,這個‘天利三十八套’多少錢一本啊!”陳澤對著正在給人推薦要哪款鋼筆的趙欣喊道。

“七元五一本。”趙欣看了一眼說道。百貨大樓裏買東西有點類似超市,是不講價的,但價格絕對比超市裏面便宜,更不用說外面那些小書店了,這裏賣七元五的書,在書店裏面也許就是十元。這也是百貨大樓生意這麽好的原因,很多人都願意到百貨大樓來擠著買東西。

石雪麗又再買了一瓶純藍墨水才走了,陳澤記得初中時好像自己也喜歡寫純藍墨水,只不過後來卻喜歡上了寫藍黑。

陳澤上午一直在百貨大樓幫忙直到十二點半,基本上沒人了,一家三口這才關了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