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大勢所趨

一直到多年之後,2006年的頒獎季依舊被稱為是“史上最混亂的一年”。

從票房到口碑全面領先的“狂暴之路”卻沒有能夠展現出“泰坦尼克號”、“魔戒3”的強大統治力,在頒獎季之中陷入苦戰,不僅僅因為這部電影劍走偏鋒的邪典屬性,可以說是將主流風格徹底擊碎,與學院一貫四平八穩的矜持和保守格格不入,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在挑戰著學院的敏感神經;還因為好萊塢正在經歷了鮮明的陣痛期——

這種階段與電影產業無關,而與社會意識形態的覺醒有關,就好像二戰之後誕生了垮掉的一代文化,從此衍生出大量相關藝術作品一般,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互聯網所產生的強大影響力讓社會進入了變革的階段,從2005年“斷背山”打破禁忌束縛的橫空出世,到2006年“狂暴之路”喚醒文化的多元化、少數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崛起,這種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投射在了電影產業之上。可以說,小小的頒獎季折射的卻是社會的變遷。

但是,這種變化對於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來說卻是天崩地裂的蛻變,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也不僅僅是魄力,更是一種銳利——恰恰是學院所缺乏的特質。1940年的“公民凱恩”是電影拍攝技巧的全面革新,1967年的“雌雄大盜”則是反英雄文化和劇本架構的顛覆,1975年的“大白鯊”和1977年的“星球大戰”標志著商業電影新紀元,1994年的“低俗小說”帶來了敘事手法的創新和獨立電影的崛起……這些電影有著一個共同特點,在當年備受矚目和肯定,奧斯卡紛紛給予提名肯定,但結局卻全部落敗——特指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

如此看來,2006年的動蕩不安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沒有“狂暴之路”的存在,2006年的“陽光小美女”和“通天塔”,2007年的“老無所依”、“朱諾”和“血色將至”,一直到2010年的“社交網絡”,都在延續著這種陣痛期的混亂局面。

歸根結底,頒獎季只是一面鏡子,折射社會變遷、文化變革、歷史變動的鏡子;包括奧斯卡在內的頒獎典禮,反應的是電影產業不同側面對陣痛期的態度和立場,奧斯卡之所以特殊,不在於它的歷史悠久,而在於它的龐大會員基數,超過六千名會員的投票,體現的是電影產業的勇氣、魄力和銳利。

它錯過了“公民凱恩”,錯過了“雌雄大盜”,也錯過了“低俗小說”,還錯過了“斷背山”,那麽,這一次,它會錯過“狂暴之路”嗎?

從上一世的發展結果來看,它終究還是錯過了,一直到2014年的“鳥人”,學院才展現出了足夠的勇氣;那麽這一世呢?歷史的車輪軌跡已經發生了巨大的偏差,時代進程呈現出了一派全新的面貌,去年“斷背山”和“水果硬糖”差一點就在最後時刻取得突破了,可惜卻在臨門一腳時被“撞車”完成了翻盤,那麽今年呢?

在金球獎落幕之後、奧斯卡公布提名名單之前,還有足足十天時間,整個好萊塢風起雲湧,流言蜚語不絕於耳。人們對金球獎重視的原因,在於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的強大人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風向標作用;更在於全民娛樂的頒獎典禮晚宴上,將是學院公關的最佳場所,每一年金球獎落幕之後,風向和聲勢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所以頒獎季可以以金球獎為軸,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今年也不例外。

沸沸揚揚的傳聞一天三變,似乎十一月和十二月積攢下來的能量終於找到了宣泄出口,一口氣浩浩蕩蕩地爆發了出來,2006年頒獎季的熱潮刹那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大工會提名名單的密集公布,更是火上澆油,徹底引爆了這座沉寂許久的火山。

率先登場的美國演員工會爆出冷門!

“狂暴之路”的蘭斯居然入圍了最佳男主角爭奪戰,這著實跌破了無數人的眼鏡,這讓人們再次看到了三年的約翰尼·德普——他當年憑借著“加勒比海盜”的出色表現,不僅入圍提名,更是一鼓作氣拿下了美國演員工會獎的最佳男主角,雖然其後在奧斯卡上沒有能夠延續奇跡,但還是引發了一片驚呼聲,難道這一次蘭斯又要延續神奇嗎?

另外一個冷門則來自於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爆冷的不是他落選,而是他入選的作品,備受好評並且有望沖擊最佳影片的“無間行者”居然落選了,取而代之的是“血鉆”。客觀來說,“血鉆”的整體質量和聲勢都遠遠無法和“無間行者”相比較,這對於學院公關來說十分不利;而且萊昂納多在“無間行者”的表演也更為出色,比“血鉆”更加細膩也更加豐富。但,提名名單就是如此,“血鉆”的名字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