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急功近利

上一世的“加勒比海盜”續集,都是由原班人馬打造,“加勒比海盜:聚魂棺”全球票房十億零六百萬,“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全球票房九億六千萬,一舉讓約翰尼·德普成為了全球最有價值的演員。

可以說,“加勒比海盜”系列成就了約翰尼的事業巔峰,但就好像湯姆·克魯斯一樣,“加勒比海盜”系列之外,約翰尼作品的成績普遍一般,而且下滑跡象十分嚴重,後來甚至一度被人們稱為票房毒藥,最終約翰尼也是依靠“加勒比海盜”的續集東山再起,這套系列作品就猶如“碟中諜”之於湯姆一樣,成為了約翰尼的救命稻草。

僅僅這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得出來,“加勒比海盜”系列取得了輝煌;還有就是——約翰尼才是該系列真正的靈魂核心,不是導演,不是編劇,不是制片人,不是奧蘭多·布魯姆和凱拉·奈特莉,而是約翰尼。

對於蘭斯來說,這也恰恰是最大的問題之一:導演是可以取代的,但約翰尼不是。這也是接下“加勒比海盜”的風險。

不過,不管是“加勒比海盜”還是DC宇宙,蘭斯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每一部作品的導演,他最多執導一部或者兩部,然後就會把導筒交出去,退居幕後擔任制片人,然後專注於其他作品的創作。所以,這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更多是混沌影業和合作電影公司之間權力分配的問題——華納兄弟和迪斯尼都一樣。

“加勒比海盜”系列的成功毋庸置疑,它的拓展空間遠遠小於DC宇宙,這是優點,也是缺點。缺點就是利益的縮小,發展的局限,這是顯而易見的;而優點則是因為,格局縮小之後,更加容易控制局面,不會像DC宇宙如此恢弘龐大的棋局,稍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除此之外,“加勒比海盜:聚魂棺”和“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自身也有問題。

“聚魂棺”耗資兩億兩千五百萬,全球票房超過十億,這讓迪斯尼好好地大賺了一筆;但是“世界的盡頭”在影史最昂貴投資的頭銜之下,全球票房卻縮水到了九億六千萬,差一點讓該系列直接塵封。

歸根結底還是電影質量本身的問題。

由於系列第一部“黑珍珠號的詛咒”取得了巨大成功,迪斯尼顯得有些急功近利,迅速就將續集排上了日程。考慮到三位主演都今非昔比,日程安排將會變得十分困難,所以迪斯尼幹脆就把第二部、第三部捆綁拍攝,一鼓作氣。

但由於太過倉促,劇本根本沒有時間捋順,僅僅只是朝著“更大、更多、更強”這樣的方向努力,讓劇本顯得臃腫空洞,自言自語,不知所雲。

“聚魂棺”時還在控制範圍之內,增加了一名反派角色的同時,多線並進雖然略顯臃腫,但還是保留了前作吸引觀眾的諸多元素,取得成功是在意料之中的;可是“世界的盡頭”卻變得荒腔走板,將格局放大到世界範圍內,甚至增加了所謂的七大海盜,並且增加了兩名反派角色,但結果卻是所有支線支離破碎,作為主角的船長反而像是跑龍套的,節奏拖沓、故事臃腫、高潮乏力,系列贏得觀眾的元素幾乎全部消失,淪為一部再普通不過的海盜電影——讓人們再次想起了海盜電影沒落的原因。

所以,如果由蘭斯接手“加勒比海盜”系列,劇本重寫事宜在所難免——這一點和超人項目不謀而合。但問題就在於,“加勒比海盜”是一個成熟的項目,它容許蘭斯發揮的空間十分有限。

不同於超人時隔二十年再次登上大屏幕,即使蘭斯對超人的形象做出了大量的改動,這也足以吸引年輕觀眾的注意力;“加勒比海盜”的傑克·斯派洛船長是2003年問世的,電影成功的最大籌碼就是約翰尼飾演的傑克·斯派洛船長形象,蘭斯根本無法進行改動,只能從故事著手。

看看上一世“聚魂棺”和“世界的盡頭”就知道了,由於船長形象沒有改動空間,所以編劇只能從鐵三角著手,讓船長和凱拉·奈特莉飾演的女主角伊莉莎白之間產生了曖昧,卷入了三角戀,事實證明,這一做法雖然得到了部分粉絲的支持,但更多還是反對——因為故事終究還是落入了俗套,而且破壞了船長玩世不恭、浪蕩不羈的形象。

另一方面,從故事著手,好萊塢續集一向秉持著從規模到場面再到特效都必須全面超過前作,於是誕生了“世界的盡頭”那猶如灌水一般的臃腫故事。可是讓蘭斯來修改,這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要超過“聚魂棺”的規模,一方面又不能偏離軌道。

最後,“加勒比海盜”是一個成熟項目,從制作人到導演再到演員,整個體系都十分完整,所有人眾志成城,雖然說好萊塢早就習慣了“續集”模式,更換導演,甚至更換演員都毫不稀奇,但客觀來說,在導演戈爾沒有主動請辭、沒有與管理層發生矛盾、也沒有犯下任何錯誤——相反還是功臣——的情況下,更換導演的行為,對於劇組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