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退無可退

曾經有人好奇過,為什麽好萊塢電影公司對那些高投資的作品情有獨鐘,幾乎每一年都會拍攝大量投資成本高於一億,甚至是兩億的作品?難道,不是以小搏大更為喜人嗎?比如說“靈動:鬼影實錄”那樣,一萬五千美元的投資,卻在全美席卷了一億零七百萬美元的票房,這才是真正的盆滿缽盈。

原因很簡單:概率。

2015年有一份統計報告在業內人士之間流傳,報告顯示,在2000年之後,制作成本在一億到一億五千萬之間的影片依然最為保險,比任何其他等級成本的電影都有可能營收在百分之兩百或者更多;超出這一區間的,無論是高於區間還是低於區間的,都會承擔更多的虧損風險。

換而言之,那些低於一億投資的作品,也不見得能夠賺錢——恰恰相反,2008年之後,小成本乃至中等成本制作的電影反而成為了一種挑戰。要知道,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中低成本的電影作品往往能夠創造票房奇跡,倍受青睞,但時代在改變,市場也在改變。

顯然,“借刀殺人”幸運地搭上了“末班車”,僅僅六千萬的中等投資,卻取得了難以想象的出色成績。北美兩億四千萬,全球三億七千萬,“借刀殺人”的票房數據足以令任何一家大型電影公司豎起大拇指——對於混沌影業來說更是如此。

蘭斯以分紅的方式參與到了“借刀殺人”的制作之中,承擔了巨大風險的同時,也贏得了巨大的回報,僅僅只是一部作品,就為混沌影業取得了八千四百萬的收入——當然,這一數據還必須扣除電影制作成本、劇組成員支出、宣傳費用以及高額稅收——目前還沒有進行詳細計算,必須等各大院線把分紅陸陸續續打給派拉蒙之後,混沌影業才可以得出最終的收益,但粗略估算之後,“借刀殺人”為混沌影業帶來了至少四千萬的純利潤收入,甚至比“後天”的盈利還要多,畢竟“借刀殺人”的分紅比例更高,成本也更低。

僅僅不過一部作品的分紅,就讓混沌影業原始資本積累的速度趕上了大部分獨立電影三年的努力。這就是高投資、高風險所換來的高回報。

不過,混沌影業僅僅只參與了北美票房的分紅,海外票房分紅卻沒有蘭斯任何事。所以,比起混沌影業來說,派拉蒙才是真正的贏家,雖然他們沒有公開內部盈利數字的打算,但伊恩預估,派拉蒙至少依靠“借刀殺人”收獲了一億美元以上的純利潤——這還是扣除成本和稅收之後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借刀殺人”的附加價值還沒有算上,錄像帶租賃和相關版權收入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才是派拉蒙盈利的大頭;如果“借刀殺人”能夠在金球獎、乃至奧斯卡上有所斬獲,即使只是提名,派拉蒙的收入還將繼續上漲,甚至翻倍。

比起派拉蒙來說,混沌影業這只小蝦米,只不過窺見了一絲天機而已。這也是蘭斯當初在西洋鏡影業堅持想要參與大制作大投資的原因,一部電影的成功就足以將公司的地位整整提升一個档次,而且巨額收益將會為公司的下一部計劃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想象一下,一部“借刀殺人”的收益,西洋鏡影業可能需要拍攝出五部“迷失東京”才能趕得上——但不是五部作品都能成為“迷失東京”的,考慮到概率問題,那麽這個數字還將繼續上漲。也許穩紮穩打能夠更加保險、更加紮實、更加沉穩,但在日新月異的好萊塢,這卻意味著被超越、被淹沒、被拋棄。

離開西洋鏡影業,創建混沌影業之後,在追趕仇人的道路上,蘭斯此時卻已經悄無聲息地隱隱占據先機,這僅僅只不過是兩部作品的功勞,如此不可思議的結果,在好萊塢卻顯得如此普通,就如同一夜成名的演員一般,只不過一眨眼,世界就已經變換了模樣。

當然,高風險所面對的不僅僅是高回報,同樣還有高損失。“後天”和“借刀殺人”成功了,但“特洛伊”和“十二羅漢”卻失敗了。

對於華納兄弟來說,2004年著實損失慘重,從“特洛伊”到“亞歷山大大帝”再到“十二羅漢”,他們不得不一退再退,即使財大氣粗如華納兄弟,連續遭受打擊之後也顯露出了頹勢,尤其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在暑期档取得的票房也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高度。

被寄予厚望的“十二羅漢”,最終全球收獲了兩億九千萬票房,經過精細盤算之後,華納兄弟險之又險地避過了損失的危險,並且還小賺了一千萬美元。主要還是海外票房的不俗表現,還有明星卡司的分擔風險,再加上B計劃影業和西洋鏡影業的承擔責任,這也避免了華納兄弟陷入困境的可能。考慮到錄像帶市場的巨大潛力,華納兄弟可能還可以小賺一筆,這就更是讓巴裏·梅耶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