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神來之筆

電影預告片的容量十分有限,往往只有九十秒,最多一百八十秒,在這有限的空間之中,往往只能容納碎片化的電影鏡頭,即使是劇情版預告片,也很難在如此簡短的時間裏將“故事”傳遞出來,更多傳遞的是畫面、是情緒、是姿態。

可是,缺乏配樂的預告片,就只剩下一堆無意義的鏡頭碎片,既無法帶來劇情的解說,也無法營造出視效沖擊,更不要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了。只有當支離破碎的電影鏡頭與恰到好處的配樂相結合,二者產生出獨特的化學反應,時而驚險、時而刺激、時而浪漫、時而唯美、時而驚悚、時而鬼魅……在這一刻,預告片才具有神奇的魔力,往往能夠讓觀眾產生好奇和興趣,進而走進電影院,一窺全貌。

“獨立日”為了超級碗專門制作了一版預告片,在預告之中,蘭斯利用碎片鏡頭將世界末日的恢弘與蒼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那席卷整個北半球的毀滅性打擊在預告片的有限空間裏激蕩出了強有力的余韻,不僅將此前數個月關於溫室效應的情緒轉嫁到了電影之上,而且還引發了數不勝數的討論,為電影最終的出色票房創造了絕佳條件——配樂自然是居功至偉。

不過,好萊塢對於預告片的重視始終有限,一方面是預告片不能代表完整的作品,制片公司必須花費更多的力量在成品之上,而且預告片屬於宣傳部門,這使得職權分配上就會出現一個空白;一方面是預告片配樂是十分微小的一個環節,電影制作過程很難分出時間專門顧及。

一般來說,電影配樂是整個制作流程中最後進入創作的環節,等電影進入剪輯階段之後,制作方會著手開始準備創作團隊,從確定人員及具體工作日程到旋律寫作、配器、樂隊進棚錄音,再到後期制作等環節,需要七到八周時間。

可是,電影的先行預告、正式預告卻必須根據電影的上映時間,早早投入市場,比如說“借刀殺人”,現在後期剪輯還在制作中,配樂團隊根本沒有來得及著手組建,但是預告片馬上就要投放了。這也就意味著,現在電影配樂就連一個音符都沒有,預告片配樂更是無從說起。

制片公司不可能為了一版預告片,然後就專門組建整個配樂團隊,影響到成品的制作流程。這也是預告片始終得不到全力重視的原因。

目前大部分預告片使用的都是素材音樂,所謂的素材音樂是伴隨著電影、電視、廣播、遊戲等媒介發展起來的,音樂公司會有意識地創作一些普遍使用的旋律,然後授權給電影制片廠、電視台、電台、遊戲制作公司,並且收取版權費用。

電影制作公司拿到素材音樂之後,再根據自己的作品進行部分原創,使得配樂更加契合預告片的風格和需求,這種專業流水線下批量生產的音樂不僅有品質保證,同時也提高了預告片的制作效率。

可是,伴隨著商業電影的發展越來越繁榮,再加上互聯網的出現,宣傳模式開始多樣化,預告片的需求也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預告片配樂公司開始逐漸崛起,並且在2010年之後成為了電影制作體系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由於預告片配樂只出現在預告片之中,雖然整體氣質與電影內容相吻合,但事實上和原聲音樂或者電影配樂沒有任何關系,可以說,預告片配樂是順應市場的需求,誕生的專門產品——而且十分偏門。

由於服務對象特殊,預告片音樂制作公司並不會向大眾發售作品,只是面向業界內部而已,但這並不意味著預告片配樂不賺錢。恰恰相反,由於預告片配樂時間簡短,要求集中,類型繁多卻趨勢相近,許多配樂都可以反復使用,比如說“碟中諜”片頭的配樂就已經成為了經典,每一集預告都勢必會出現。

所以,配樂公司往往可以用較小的投入贏得超高回報,而且版權的循環使用更是可以成為長期的穩定收入。這對於混沌影業來說著實是再合適不過了。

重生之前,西洋鏡影業面臨著相同的局面——其實現在也依舊如此,蘭斯當時冥思苦想,最終選擇了“加勒比海盜”作為突破口,希望公司能夠更上一層樓,但結果不言而喻;經過了上一世的歷練之後,蘭斯的視野打開之後,看到了預告片配樂的巨大潛力。

到2015年為止,好萊塢有四大預告片配樂公司,音頻機器(Audiomachine)、直覺音樂(Immediate Music)、地獄咫尺(Two Steps From Hell)、鐳射狗(X Ray Dog)。四家公司聯手稱霸整個市場超過九成的預告片配樂市場,統治力毋庸置疑。

四大公司之中,只有直覺音樂是在1993年創建的,這也可以算是第一家正規的預告片配樂公司,“加勒比海盜”、“哈利·波特”、“蜘蛛俠”、“特洛伊”等作品的預告片配樂都是由他們出品的。其他三家公司,全部都在2005年之後才成立,卻在短短十年雄霸一方,由此可見預告片配樂的上升曲線之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