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正面口角

表演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來不是。表演需要天賦,需要靈性,還需要努力,缺一不可,即使是天才,表演天賦和靈性也往往會在日漸平庸的角色之間蹉跎消散。

比如說在後來紅遍全球的詹妮弗·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年僅二十三歲就贏得了奧斯卡小金人的認可,不僅是新生代之中最炙手可熱的女演員,即使在漫長歷史長河裏也是備受矚目的學院寵兒,她的表演受到了無數贊譽,儼然成為了新生代演員的領軍人物。

但事實上,詹妮弗最出色的表演卻是來自於“冬天的骨頭”,這部作品是她演員生涯的第三部作品,同時也第一部擔任主角的作品,在這部電影之中,她收放自如、震懾心靈的表演一鳴驚人,入木三分的演繹讓作品的整體質量都得到了提升,最終輕松收獲了奧斯卡影後提名。可惜的是,這種靈性卻在時間的推進之中緩緩消失,無論是為她贏得影後的“烏雲背後的幸福線”,還是收獲諸多贊譽的“美國騙局”,都難以媲美。

各中原因十分復雜,三言兩語難以解釋清楚,但不可否認的是,表演習慣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或者稱之為表演套路、表演模式,也可以稱之為舒適領域、安全領域。

每個演員都會有自己習慣的表演套路,當這一套路成功之後,順著這種方式延續下去,往往能夠輕松地復制成功,所以演員會將這種習慣沿襲下來。久而久之,就演變成為不斷地重復自己,以至於忘記了表演的本質,只是“習慣性”地將那一套展示出來,靈性和天賦也就消磨殆盡。

其實,不僅僅是演員,好萊塢熱衷於拍攝續集、熱衷於拍攝類型片,也是如此;同時,在社會上,人們總是試圖去追尋成功者的腳步,希望能夠以相同的方式復制成功,這都是相同的道理。

開荒、未知、冒險,還有改變,總是讓人望而生怯。

這也是英國學院派的老學究們始終將舞台劇放在重中之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倫敦西區的一出戲劇,上演往往是以季為單位,短則三個月,長則數年時間,所以,同一個演員就必須在同一出劇目裏飾演同一個角色,演出達到數百場。那麽,同樣的演員、同樣的劇目,為什麽觀眾會不厭其煩地走進劇院欣賞呢?

這就是表演的精髓,每一場表演都會根據不同情況、演員的不同狀態不同理解不用演繹,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內行觀眾“品”的就是戲骨的個中滋味。在這個框架之中,演員如果不斷重復自己,那麽很容易就會被淘汰——要麽是觀眾對這個角色失去了興趣,要麽是更換全新劇目之後無法突破自己,所以,這就要求演員不僅僅是演出,還需要鉆研,反反復復、不厭其煩地對角色、對表演進行鉆研,希望能夠在保持自我特色的情況下,演繹出新的東西來。

這就叫做打磨演技。

蘭斯的表演功底出身於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沿襲了這一習慣;但蘭斯的表演經歷卻是在百老匯打磨出來的,與倫敦西區不同的是,百老匯更加開放、更加新潮、更加創新,以一種海納百川的姿態接納更多的可能。即使如此,上一世十三年的磨練,蘭斯也不認為自己的演技已經真正出師了。

所以,蘭斯當然也有他的舒適領域,但他並不會故步自封。

可是這對於湯姆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種舒適領域不僅為他建立了二十年的輝煌王朝,同時也是他偶像形象不可取代的一部分,即使湯姆想要擺脫習慣的控制,恐怕也身不由己。

但,不破不立,在邀請湯姆之前,蘭斯就已經做好了硬碰硬的準備。現在,就是開戰時刻了。

蘭斯快步走下車,來到了監視器後面,湯姆一臉陰沉如水地盯著監視器,沉聲說到,“回放。”珀西沒有反應,而是擡起頭看了蘭斯一眼,這短暫的瞬間就讓湯姆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轉過頭蹙眉瞪著蘭斯。

蘭斯並沒有閃躲,而是挺直了脊梁,迎向了湯姆的打量,擡起右手打了一個響指,珀西得到指示之後這才開始回放——仿佛在宣示著,在這個劇組,他是導演兼制作人,他才是握有話語權的那個人!

湯姆眉頭微蹙,瞳孔縮了縮——就好像剛才文森特的小動作一般,思考掙紮了一番之後,他就轉頭把視線投向了監視器,暫時避過了鋒芒;蘭斯也沒有咄咄逼人,緊接著就看起了剛才表演片段的回放。

正如蘭斯所料,湯姆的表演著實太過浮躁了,他不斷地在轉頭、不斷地在轉移視線,表演節奏完全被牽著走,讓文森特的情緒變得支離破碎,這種瑣碎的動作在剛才那一場戲之中就出現過了——其實這就是湯姆的舒適領域,他們好不容易糾正過來,將那一場戲拍攝完畢,在這一場戲裏又故態復萌,真是讓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