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揚眉吐氣

當外行人提起最佳外語片時,第一個反應就是“什麽?”由於目前全球範圍內的主流電影依舊是英語作品,所以外語電影想要進一步推廣,難度是成倍上漲,對於大部分普通的電影觀眾來說,也許一年都不見得會看一部外語電影。

但是當內行人提起最佳外語片時,都會眼冒金光,難以激動地開始如數家珍,即使是對越來越商業化的奧斯卡有諸多不滿的專業影迷也不例外。因為他們都清楚地知道,比起美國和英國電影占據主角的最佳影片來說,最佳外語片的競爭激烈程度是十倍、百倍地增漲。

每一年的最佳外語片都將雲集全世界超過一百個國家選送的作品,尤其是身為藝術電影天然溫床的歐洲大陸,僅僅只是在歐洲各國國內的競爭就已經無比激烈了,等送到金球獎、英國學院獎或者奧斯卡參賽之後,一百多部風格迥異、質量過硬的作品卻僅僅只挑選五部入圍,然後選出最終的得獎者。可以說,最佳外語片是真正的百裏挑一。

在真正資深的專業影迷眼中,最佳外語片不僅含金量更高,而且質量幾乎是無可挑剔的。也許最佳影片會出現“莎翁情史”那樣的爭議,但最佳外語片卻從來都沒有。所以,那些能夠贏得最佳外語片的導演也絕對是真材實料,名垂青史。

英格瑪·博格曼(Ingmar Bergman)作為瑞典國寶級的導演,贏得了無數國際獎項,但令人費解的是,他始終與最高獎項無緣,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中僅僅收獲了一座金熊獎而已,而在英語片唱主角的奧斯卡之上,他則收獲了三次最佳外語片獎,大師地位不可動搖。

費德裏科·費裏尼(Federico Fellini)是意大利的絕對大師,創作出了多部載入史冊的經典佳作,雖然從未染指金熊獎,但四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再加上金棕櫚獎和兩座銀獅獎,卻成為了他職業生涯最璀璨的一筆,至今無人能夠超越。

可以說,最佳外語片雖然僅僅只是一個獎項,但分量卻足以和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相抗衡,這個獎項往往也是競爭最激烈的部門。即使贏得提名都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上帝之城”從聖丹斯電影節問世之後,就贏得了一片好評聲,票房方面的出色表現,再加上博客宣傳的獨特方式,在上半年就早早地成為了年末頒獎季最佳外語片的種子選手。雖然進入下半年之後,頒獎季一片喧囂之中,“上帝之城”的名字已經逐漸被遺忘,羅傑·埃伯特和勞倫斯·托普曼的評論似乎也慢了一步,沒有能夠及時喚醒人們的記憶;可即使如此,“上帝之城”還是順利地贏得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蘭斯作為一名新人導演,實現了巴西電影自“中央車站”以來的最大突破,刹那間引起了轟動。

“上帝之城”將在金球獎之上,與德國的“再見列寧”、加拿大的“野蠻的入侵”、“俄羅斯”的“回歸”和阿富汗的“少女奧薩瑪”展開競爭。在這五部作品之中,無一弱者。

“再見列寧”是今年歐洲電影節和德國電影獎的最大贏家,以橫掃之勢君臨歐洲;“回歸”是威尼斯金獅獎得主;“野蠻的入侵”則在戛納贏得了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女演員獎,隨後又在法國凱撒獎和多倫多電影節分別贏得獎杯;“少女奧薩瑪”在戛納電影節也斬獲了三座獎項。

相對而言,僅僅是收獲了聖丹斯評審團大獎的“上帝之城”反而是聲勢最弱。

當然,每一年的最佳外語片競爭都格外激烈,火花四射,“上帝之城”的提名依舊是實至名歸的。

不過,雖然說“上帝之城”還是贏得了最佳外語片的一席之地,但這也就是“上帝之城”在金球獎上的唯一提名了。更重要的是,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含金量並不高,每年的聚焦矚目程度普遍不高,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更多還是把精力集中在美國本土的作品上——這也是金球獎一直備受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使得“上帝之城”贏得提名的新聞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很快就淹沒在了“冷山”、“魔戒”、“迷失東京”的浪潮之中。

要不是羅傑和勞倫斯的影迷重新喚醒了人們對“上帝之城”的贊嘆,似乎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上帝之城”居然贏得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這也是最有趣的部分——當人們對金球獎提名名單的討論熱潮緩緩降溫之後,“上帝之城”意外地占據了不少人的視線,尤其是對頒獎季頗感興趣的學院評委和資深影迷們。羅傑和勞倫斯的影評看似慢了一拍,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管如何,即使“上帝之城”的話題重新回溫,但與“迷失東京”相比,依舊沒有任何可比性,二者之間的差距就像是輕量級和重量級的差別,一個是萬眾矚目,一個是關注有限;一個是橫空出世、強勢領跑,一個是驚險入圍、強敵環飼。更不要說公司層面的對比了,混沌影業依舊是一個籍籍無名的獨立制片公司,而西洋鏡影業借著“特洛伊”、“大象”和“迷失東京”的聲勢,更是迎來了一個全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