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廣泛撒網

2003年九月十八日,一件與娛樂圈沒有任何關系的新聞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美國學術期刊“氣候研究”的編輯克裏斯·德弗萊塔斯(Chris de Freitas)博士大膽地刊登了一篇不符合政治導向——但是符合事實——的同行評審文章,文章的結論是:如果以過去一千年的氣候變化為背景,那麽近期氣候變暖並非異常現象。

這篇文章發布之後,掀起了軒然大波,國際上的全球變暖論者很快針對德弗萊塔斯博士發起了攻擊,要求撤銷他的編輯職位和大學教職。

世界氣象組織隨即公布了相關數據,2003年目前為止,世界各地不少地方都迎來了歷史上最炎熱的夏天。瑞士格羅諾鎮最高溫度達到了四十一點五攝氏度,打破了一百三十九年來的記錄;英國倫敦的溫度達到了三十八點一攝氏度,打破了1990年的記錄;同樣,法國巴黎晚上的最低溫度為二十五點五攝氏度,這也打破了1873年以來的記錄;再加上中國的台北、上海、武漢、福州等地都打破了當地最高溫記錄……溫室效應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全球各地。

英國的“衛報”刊登了氣候變化經濟學報告,在報告中顯示,如果持續按照2003年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會上升四攝氏度。而氣溫一旦升高的話,這將會打亂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甚至是全球的生態平衡,最終導致全球發生大規模的遷徙和沖突。

一時間,克裏斯·德弗萊塔斯猶如過街老鼠,幾乎遭受到了全方位的打擊。美國本土更是喧囂不已。

包括“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西雅圖郵報”在內的各大報紙都紛紛針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討論,溫室效應的問題在這一場爭論之中再次成為了焦點。

作為北美地區影響最大的報紙,“紐約時報”自然也不會錯過。不過,“紐約時報”並沒有第一時間發表觀點,而是經過了一系列調查之後,在十月十八日,也就是克裏斯·德弗萊塔斯博士的爭議暫時回落的一個月之後,以“溫室效應真的那麽危險嗎”為標題,刊登了專業評論。

從標題來看,這篇由哈維爾·尤利爾撰寫的文章,居然在為克裏斯辯護,站到了克裏斯這一邊,而“紐約時報”居然也大膽地刊登了,這著實引起了軒然大波。

哈維爾的這篇文章提出了質疑論,“自九十年代以來,全球氣候已經十多年沒有呈現變暖趨勢了。”

氣候科學家凱文·特倫伯斯(Kevin Trenberth)表示,“事實上,我們現在也無法解釋為什麽沒有出現變暖現象,這無疑是一種諷刺。”不過,凱文同時也表示,只有在人們相信那些計算機模型的前提下,才可以說氣候沒有如期變暖。

換而言之,全球氣候的確在變暖,但計算機模型顯著誇大了二氧化碳增加對氣候變暖的影響。正如克裏斯的文章所述:現在的變暖是過去一千年發展以來的自然現象,並不是所謂的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

“紐約時報”的這一篇文章刊登之後,徹底引爆了炸彈。

只有真正的業內人士才知道,氣候變暖威脅論讓許多人撈到了大量好處,它使政府資金流入了相關學術研究項目,成為政府擴大官僚機構的路由。這種論調是政府增加稅收,讓納稅人為企業補貼埋單的借口,同時還是吸引巨額捐款流入許諾拯救地球的慈善基金會的誘餌。更進一步,溫室效應還是西方國家用來譴責、制裁中國的重要借口之一。

可以想象,一個簡單的溫室效應,卻牽扯到了太多太多的利益。如果說克裏斯的期刊文章,僅僅只是引發了一系列的條件反射而已,那麽“紐約時報”的文章就直接戳到了馬蜂窩,整個美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全部都徹底炸鍋了。

從十月十八日開始,連續一周時間之內,從氣象學家到政府官員,從世界氣象組織到聯合國氣象變化委員會,從北美洲到非洲,從亞洲到南美洲,全部都展開了密切的討論。

處於暴風眼的“紐約時報”不得不在十月二十四日,刊登了第一篇報道的續篇,同樣由哈維爾撰寫,“溫室效應到底戳中了誰的利益?”

在這篇文章之中,哈維爾更近一步的對全世界的溫室效應研究進行了剖析。不同於第一篇報道,哈維爾強調,溫室效應的確正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這是不容忽視的。哈維爾引用了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的溫室效應研究作為證據。

研究指出,亞馬遜雨林正在漸漸消失,讓危機雪上加霜。號稱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覆蓋了地球表面百分之五的面積,制造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的氧氣以及百分之三十的生物物種,由於遭受到盜伐和濫墾,亞馬遜雨林在過去四十年之中已經消失了兩成。這將會加劇全球溫暖化,同時還有許多只能夠生存在雨林裏的生物,也將會面臨滅絕的危機。